读《日本幼儿食育研究》有感 最近读了《日本幼儿食育研究》一文,文中全面介绍了日本幼儿食育发展的过程与现状,日本食育的成功经验对于幼儿园食育课程的开着有着莫大的启示。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世界上最为丰富和复杂的烹饪体系之一。中国人对于食物的情节更是伴随终身。前两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大火,家乡的味道勾起了人们的共同记忆。中国绝对不缺乏饮食文化的积淀,但是“食育”这一概念却在全社会范围内知之甚少。反观我们的邻邦日本于2005年6月由政府颁布了《食育基本法》,并且将其作为一场全民性运动。首先便以学校和幼儿园为单位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紧接着在次年3月,日本政府又制定与颁布了《食育推广基本计划》加速食育在日本全国范围内的推广。“食育”一词在该法案中被解释为“所谓食育,是可以让人们习得与食物有关的知识,掌握如何选择食物的能力以及形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饮食计划和饮食教育的总称。” 目前国内一些幼儿园也开始尝试开展“食育”课程。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游戏化也为“食育”课程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为我个人认为日本幼儿园食育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一、“三色”活动 日本幼儿园中将维生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这三种营养元素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来划分,并且表示一定功能和含义。 第 1 页 共 3 页 绿色——维生素——可以调整身体状态 红色——蛋白质——可以变成血液和肌肉 黄色——碳水化合物——可以变为热量和体力 这种简单有趣的表达方式更加贴近幼儿的认知发展,对于幼儿认识食物中的营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从这一理念延伸出的活动除了让幼儿更加了解热爱食物之外还能够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 二、运用“五感”感受食物 ,减少偏食、挑食 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五感能够帮助幼儿多感官的了解感受食物特性。有很多幼儿挑食、不吃某一种食材,其原因是在之前对某一食物产生过不好的印象(味道、口感、手感、外观等)。正是这种不愉快的体验造成了幼儿的挑食现象。因此如果想要减少挑食现象的发生便应该帮助幼儿寻找美好的食物体验,这样才能够让幼儿正确的认识食材,喜欢多样的食材。 三、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学会与人交谈 良好的就餐环境能够让幼儿放松心情,增进食欲。在幼儿园中良好的就餐环境应该是温馨的、像家一样的就餐环境。窗帘、浅色桌布、花瓶等饰品都能够帮助营造温馨的就餐环境。另外一个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幼儿就餐的心理环境。中国有着“食不言,寝不语”的古话。但是显然当代的中国人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反而社会上形成了“饭局”这一特殊现象。在进餐中交流似乎成为了最高效的沟通方式之一。在家庭中吃饭时的聊天也是必不可少的,往往伴随着温馨愉快的体验。但是在幼儿园中,绝大部分老师却要求孩子在进餐时不能讲话和发出 第 2 页 共 3 页 声音。这样无形中会给幼儿带来强大的心理压力,进餐又怎么可能成为一种愉快的体验呢?进餐环境的创造其目的是给幼儿提供愉快的进餐体验,因此个人认为进餐时的愉快交流是非常必要的。这时幼儿可以分享对食物的感觉,放大就餐的愉悦感。 日本“食育”活动的开展还有许多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的地方。同时我们有着不一样的饮食文化,烹饪传统。在当下多元的饮食文化中,我们的传统饮食逐渐受到冲击。在每个地方有着不同的口味偏好和饮食习惯,地域特征明显。在幼儿园中开展食育活动,当地特色饮食将是一个优秀的课程资源。 第 3 页 共 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c67fd1a5b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