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的应用 二十四节气直接反映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气象特征,对于指导农事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些地区的劳动人民将节气与几种主要作物的种、收时间联系起来编成谚语,代代相传,节气就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了。 就播种期说,种麦的谚语有:寒露到霜降,种麦日夜忙。秋分早、霜降迟,只有寒露正当时。 立冬不交股(分蘖),不如土里捂。 种高粱、谷子:清明高粱谷雨谷,立夏芝麻小满黍。清明后,谷雨前,高粱苗儿要露尖。 种棉花的谚语有: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花正当时。清明玉米谷雨花,谷子播种到立夏。 谷雨前,好种棉。 比较四川、华中地区的谚语:“清明前,好种棉”,江浙一带的谚语:“要穿棉,棉花种在立夏前”,显出时令的不同。 就黄河中下游地区收获季节的谚语,也看出节气与农事的联系:麦到谷雨谷到秋(立秋),过了霜降刨甘薯。谷雨麦怀胎,立夏麦胚黄,芒种见麦茬。处暑见三新(指高粱、小米、棉花开始成熟)。芒种不出头(棉花),不如拔了饲老牛。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黄河中下游劳动人民长期进行农业活动的经验总结,随着中华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二十四节气也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的运用。各地区的劳动人民都是因地、因时灵活地应用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节气在各地又有它的新内容。如,各地冬小麦播种的适宜节气,用谚语反映出来就是: 北疆:“立秋早,寒露迟,白露麦子正当时。” 南疆:“秋分麦子正当时。” 河南、山东一带:“骑寒露种麦,十种九得。”华中地区:“寒露、霜降种麦正当时。” 长江中下游地区:“霜降种麦正当时。” 浙江:“立冬种麦正当时。”“大麦不过年,小麦立冬前。” 同一个节气,反映在不同地区的动植物表象又是千差万别的。比如清明: 华北、华中:“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东北、西北:“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指当断雪而此地不断,当断霜而此地不断。 江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河西走廊: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青藏高原、东北北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正因为同一节气各地的气象与物象的差别如此鲜明,各地劳动人民在应用节气指导农业生产时,自然得灵活地因地制宜,才能发挥节气的真正作用。 五、杂节气 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与生产活动中,常用一些简要的词语表示冷、暖、干、湿等气象现象,如三伏、九九之类。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节气的不足,有人称之为杂节气。 “冷在三九”,杂节气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有着一定的意义。 九九 指一年中较冷到最冷又回暖的那些日子。把这些日子按九天分为一段,共分九段,顺次称为一九、二九、三九„„到八九、九九,共计八十一天,即所谓数九寒天。它是从冬至这天作为一九开始,即从12月22日或23日开始,依日序九天一段,直到惊蛰前两三天而为九九。 怎样衡量每个九日的寒冷程度呢?黄河中下游地区民间流传着一首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天气冷了),三九四九河上走(河水结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柳树发芽),七九河开(江河解冻),八九雁来,九九耕牛遍地走。”歌谣中把整个寒冬的全过程的变化顺次写出来,其中“不出手”“河上走”“沿河看柳”“河开”、“雁来”等,实际上是侯应。到九九,“耕牛遍地走”,春耕繁忙起来,说明九九歌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农时。由于各地气候条件的差异,江南地区的九九歌的内容又有不同:“一九二九相见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寒风吹得篱笆啪啪响);四九三十六,夜晚如鹭宿(寒夜,人像白鹭蜷曲身体人睡);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衲担头担;八九七十二,猫儿寻阳地;九九/`十一,犁耙一齐出。” 冬有九九,夏亦有九九。宋代周遵道《豹隐记谈》载有夏至后九九歌:“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吃茶如蜜汁;四九三十六,争向路头宿;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出寺;七九六十三,夜眠寻被单;八九七十二,被单添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这首歌确切地反映了夏至后天气逐渐变热,再转凉变寒的气温变化过程,反映了从夏至后起经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到白露这一过程的气侯特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霉 江淮流域一带,一般每年6月上旬以后出现一段阴沉多雨、温高、湿大的天气。这段时期,器物容易发霉,人们称这种天气为霉雨,简称霉。这段时期又是江南梅子成熟的时候,所以又称为梅雨或黄梅雨,两者含义相同,气象学上称为梅雨,但历书上多称霉雨。把霉雨开始之日叫人霉(梅),结束之日叫出霉(梅),入霉一般在6月6日到6月15日之间(天干十数),出霉一般是在7月8日19日之间(地支十二数)。 寒食冬至后一百零五日称寒食,刚好是清明日的前一天,所以寒食与清明往往并用,作为节气名称之一。有诗云:“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风。” 六、七十二候 所谓“观象”,主要是观天象,还要观气象、物象。天象,即日月星辰的运行;物象,即动植物顺应节气而有一定的表象,如“鸿雁来”“桃始华”之类;气象,指风雨雷电、“凉风至”“雷发声”之类。应该说,最早的观察还是从气象、物象开始的,因为气象、物象与初民的生产、生活有切身的利害关系,比起天象来得更直接,显得更具体实在。五日一候,三候一气,故一岁有二十四节气。这样,一月六侯,一岁七十二候,将气象、物象与月、岁的配合规律化,整齐划一。候是气候义。每侯有一个相应的物候现象,叫做候应。物候自然包括气象、物象两个内 容。七十二候可说是我国古代的物候历。七十二侯应所反映的农业气象条件,有它明显的特点:具体简单,用于指导农事活动也来得准确、直接。物候所以起源很早,而且一直沿用至今,原因就在这里。七十二候受了二十四节气的约束,每一个节气非三候不可,五天有一个变化,反而无法充分发挥物侯应有的作用。现代的一般历书删去了七十二候,道理就在这里。 七、四季的划分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按照传统的观念,阴历正、二、三月为春季。四、五、六月为夏季,七、八、九月为秋季,十、冬`腊月为冬季。“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当然是阴历正月初一了。 我国古代典籍中多以四立作为四季的开端,每一个节气还有相应的候应作为季节的标志。这种划分标准反映了黄河流域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 立春。立春第一候候应是东风解冻,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志。从黄河中下游各地土壤开始解冻日期来看,这一带10厘米深土层开始解冻的平均日期约从1月底到2月上旬,如西安平均为2月2月日,开封为1月24日,济南为2月9日,与古代立春节气第一候候应基本一致。土壤解冻,春天即将到来。白居易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风或东风,指较暖湿的偏南和偏东风。它们吹来时,野草开始萌动,象征春天将到,土壤开始解冻。 立冬。立冬第一侯候应“水始冰”,作为冬季开始的标志。据《中国气侯图简编》看,黄河中下游地区平均开始结冰日期大致为11月1日、11日、21日三条等日期线所通过。可见立冬开始是与“水始冰”基本一致的。 立秋。立秋第一侯侯应为“凉风至”。夏秋之季,北风刮来,给人带来凉意。“凉风至”如可解释为最多风向是偏北或偏北风频率迅速增多,偏南风频率迅速减少,那么黄河中下游地区8月份风向转向是与立秋的“凉风至”相一致的。 立夏。立夏第一候侯应为蝼蝈鸣。而目前黄河中下游一带青蛙始呜日期与立夏第一候蝼蝈鸣是有较大差别的。西安3月上旬,洛阳3月下旬初,德州4月初,安阳4月下旬初,而立夏在5月初。如果以四立划分四季,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此时正是阳光从最南的位置(冬至)到适中的位置(春分)的过渡阶段,即是冬季到春季的过渡阶段。真是这样划分四季,那还是不符合天气变化的实际。冬季往往到立春前后才最冷,把最冷的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显然是不恰当的。 天文学上是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两分两至是根据视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位置而制定出来的,因此它不但适用于黄河流域,而且对全国来说都是适用的。这样的四季划分确实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如树木发芽,雷雨出现,草木枯黄,首次见霜等现象。这与以气温变化来决定季节也是大体吻合的。从春分以后,太阳的位置愈来愈高,大地接受到愈来愈多的热量,确实开始了一个温暖的季节。 现在通用的是从气候学上划分四季,标准是以侯平均气温低于10°C为冬季,高于20°c为夏季,界于10°C和”°C之间分别为春季、秋季。按这样的标准,各地四季的长短就大不相同。昆明可以是“四季如春”,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的冬季就十分漫长。如果按节气来划分四季,不管是我国古代以四立为标准分出春夏秋冬,还是通行于世的二分、二至划分四季,春夏秋冬四季的时间间隔都完全相等。按气温来划分,我国广大地区是春秋短而冬夏长,这是我国季风气侯的一个显著特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ccad915f18583d048645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