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义

时间:2022-05-07 17:04:2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与孔子说“仁”相比,孔子说的“义”是不多的,一共就20条文,24次。

20个句子可按是否有说话的情境而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有语境的话,共九句,第二类没有语境纯粹的语录,共十一句。 先看第一类的9句: 1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篇)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四种合于君子之道的作风:待人态度谦虚,事奉君王很敬重,抚养民众有恩惠,使用民力很合理。 2、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篇)樊迟问什么是明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人应当做的事,尊敬但要无无离开鬼神不要被它们迷惑,可以说是明智了。

3、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徒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颜渊篇)子张问怎样才能提高品德,明辨疑惑,孔子说,亲近忠信的人,使自己的行为趋向合于道义,便是提高品德,喜欢一个人时希望他生,不喜欢时又希望他死,既要他生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 4、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颜渊篇)子张问孔子,一个读书人怎样才算是通达了。孔子反问道,你认为什么是通过呢。子张说,不论在诸侯的国或卿大夫的家,都一定有名望。孔子说,这不是通达而只是有名望。所谓通达的人:本质正直而讲求道义,又能分辨别人的言词,观察别人的容色,总是想到谦虚,处处居于人下,那么不论在国还是在家都能通达了,……。 5、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子路篇)樊迟请学种五谷,种菜蔬,孔子推却说自己不如老农、老圃。樊迟走后孔子说,真是个不识大体的小民,在上位的人好礼,民众不敢不恭敬,在上位的人处事合情合理,民众不敢不服从,…。 6、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宪问篇)子路问如何才算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要像先贤诸公那样有智慧、不贪欲、有勇气,有才艺,再加上礼乐的薰陶,就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了。不过孔接着又说,现在人格很好的人又何必一定要如此完美呢,只要能做到看见利益时想到合理的道义,遇到危难时能献身排难,时间长了也不要忘记过去与人定下的承诺,这样也就可以算是一个人格完美的人了。 7、子问公叔文子於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後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後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後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宪问篇)孔子问公明贾,我听说公叔文子这个人平时不苟言笑不贪取,是吗。公明贾说,对你说这个话的人有点言过其实了,他只是在应当说的时候才说,所以人家对他的说话就不讨厌了,在应该笑的时候才笑,所以人家也不会讨厌他的笑,在应当取时才取,所以人家不就不会讨厌他的收取了。孔子说,是吗,他真是这样的吗。 8、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篇)子路问孔子,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说,君子看重的是处事合理。君子如果只有勇敢没有道义就会犯上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要做强盗了。 9、子路从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榖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微子篇)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后了,见路边一荷蓧老人,子路问老人看见夫子了吗,老人说就是那个四体不勤,五榖不分的人吗。 第二天见到孔子,路告诉这件事,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再回去找时他已经出去了。子路对老人的两个儿子说,不出来为国家做事就是废弃了君臣的达成谅解。长幼的礼节不可废,君臣大义又怎么能废弃呢。隐居是为了保持自身的高洁,但悖乱了君臣的大伦,所以君子出来为国效力是实行君臣的大义。至于这种理想现在是不大可能实现的,这点我早就知道了。 再看第二类的11句: 1、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 (学而篇)有子说,与人邀约,如果其邀约的内容是合理的,约言才是可以实践。 2、子曰:“… 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篇)孔子说,遇到应当做的事而不做,就是没有勇气。

3、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里仁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之事,并不认为某事一定要如此这般做,也不认为某事一定不能如此这般做,只要是合理的方法就可以做,就是只以恰当的原则与方式来对待一切人事。 4、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里仁篇)孔子说,君子所理解的在于道德上是不是合理;而小人所理解的就只是利益。 5、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篇)孔子说,对于品德不加修养,学问不加讲习,听到合理的道理却不能迁从,有缺点又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 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述而篇)孔子说,虽然吃粗米饭、喝白开水、弯着手臂当枕睡觉,但人生的快乐却也正在其中了,以不合理的方式求得富贵,对我来说这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既遥远又飘忽不定。 7、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卫灵公篇)孔子说,大伙整天聚在一起,没有说一句正经话,喜欢耍点小聪明,这样的人真难办了。 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篇)孔子说,君子为人处事,以合理作为原则,用礼节去实践这合理的原则,再以谦逊的语言表达,用诚信的态度去完成它。 9、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篇)一切之道理皆有心中之思所发,所以君子有九桩应当用心思虑的事,…… 见到财利应当想想得到它时是否合理。 10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而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季氏篇)孔子说,见到好人好事急急追去,唯恐追不上,见到不好的事,就像摸到了热水,避之尤恐不及,我见到过这种人,也听到过这种话,避世隐居以求我的心志,做合理的好事不达成我的理想,我听到过这种话,却没有见过这种人。大概就是人才难得的意思。 11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子张篇)子张说,一个读书人,遇到国家危难时,要以生命来解救危难,得到利益时要想到所得是否合理,合于道义,…。

24个“义”字全部看一遍发现与说“仁”时一样,并没有对什么是“义”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而且“义”这个字的概念在《论语》乃至在先秦典籍中的意义比“仁”还要模糊。对于“仁”至少孔子还有一个“仁者爱人”的定义,而对于“义”却没有一个这样的说明。全部20句就是说做事应当有义,要思义,要君臣大义,那么究竟什么是“义”呢。由于孔子


说的这24个“义”字中没有明确的形式化的定义,我们就从别的文献中寻找。

那什么是“义”呢?义者宜也,是指是否恰当和应不应该的问题。在先秦的《礼记》中就有三次讲述了“义”的定义:“义者宜此者也(礼记·祭义)“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礼记·中庸)“理者,义也(礼记·丧服四制)。根据《礼记》的定义,其他诸子的定义也是如此:如“仁、爱也,故亲;义、理也,故行;礼、节也,故成。(荀子·大略)“义者,宜此者也”(韩非子·解老)“义者,宜此者也;(吕氏春秋·孝行)“义者宜也,礼者体也。(淮南子·齐俗训) “义者,所以合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际也。(淮南子·齐俗训)这种形式的定义在先秦出现后到汉代定型。汉人往往从一个相同或相近的音中找一个意义相仿的字作为解释,“仁者人也”“鬼者归也”之类,这里“义者宜也”也是如此。荀子认为义就是理,这与合理适宜是一致的。不过同为汉代的《说文》则另有说法:“己之威仪也。從我、羊”,那么“适宜”与“威仪”是否相通呢。如果一个人处事适宜,用后来的话说就是讲义气,那么此人就会很有人缘,用绿林中的话说就是“疏财仗义”,此人在群体中就会很有威仪。不过大多对“义”的解释都是取“适宜”,连当今的名《新华字典》中也如此,义的解释有:公正合理的道德或举动;感情的联系;意义、意思;指认的亲戚。后两意与此无关,主要意义也是义者宜也的意思,不过多了一个感情方面的,如情义。因此荀子有这样的一句话:“夫义者,内节于人,而外节于万物者也;上安于主,而下调于民者也;内外上下节者,义之情也。(荀子·强国)。从现代的意义上说,这个“义”字以理解成“公正”比较适合,在翻译成英语时也是使用这个意思的:Justice

《论语》是春秋时代的作品,它还保留着古代文化中就事论事的习惯,古代原始文化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可以说出许多同一类中的具体事物,却不善于归纳出一个类概念,可以认知许多的柳、杨、榆等等,却没有归纳出“树”这样一个类概念。这是文明早期的现象,在春秋时代这已经成历史了,但遗风尚在。孔子说了那么许多做人做事要适宜的事例,就是现在流行的所谓美国式的案例,并且孔子已经概括出这些适宜的思想行为就叫作“义”但对“义”本身却还没有一个形式化的定义,再进一步的发展就是战国两汉的“义者宜也,鬼者归也”式的定义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d235f05a8956bec0875e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