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乐记》论孔子“述而不作”

时间:2022-04-27 08:39:2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On Confucius Thought of Interpreting Instead of Creating Shu Er Bu Zuo)" in Record of Music



作者:杨合林[1];张绍时[2]

作者机构:[1]湖南师范大学文学;[2]湖南省美学学会 出版物刊名:中国文化研究 页码:79-88

年卷期:2017 4

主题词:孔子 “述而不作” 《乐记》 礼乐 “六经”



摘要:“述而不作”是孔子的解释思想,也是中国最早、最为基本、影响最为深远的解释学原则。孔子“述而不作”的原初含义是什么,孔子何以要“述而不作”,以及孔子如何“述而不作”,凡此皆可借助《乐记》这一儒家经典文献获得深一层理解。“作”与“述”的观念跟古人解释“乾”与“坤”、“乐”与“礼”、“道”与“德”关系的思想方式相同,二者一体而二面,相对待而成立、而存在。“述而不作”是孔子对自身文化处境和身份的自觉意识,对“斯文在兹”历史使命的主动承担。孔子通过解释“六经”,传承并开显礼乐文化精义,以天地之道和人性之端为礼乐根本,并将“礼乐之情”与“礼乐之文”结合起来,其“述”充满创造性。孔子在述文武周公之志时,向世人演示了“述而不作”的生动范例。孔子之被称为“圣之时者”、“至圣”,与他的解释原则和方法密切相关。此一原则和方法对后世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意义重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d97964367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