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语文范本引向课外阅读摭探 作者:张丽丽 来源:《成才之路》2020年第14期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向课外延伸,拓宽学生学习范围,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凭借“引子”课文,把课外阅读纳入课内教学,建构一个课内外融通的专题阅读课程体系,使“海量阅读”课程化、系统化。文章结合教学实例对用好语文范本引向课外阅读进行探讨,以提升课外阅读教学实效。 关键词:语文教学;范本;课外阅读;课程化;系统化;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4-0131-02 统编版语文教材的“教读”“自读”“课外导读”构成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统编版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指出:“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课文,光是教课文、读课文,不拓展阅读量,怎么用力?语文素养也不可能真正提升上去。”他提出“1+x”的教学模式,提出“海量阅读”。因此,如何将课内外阅读联系起来,提升学生的阅读量已成为教师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结合教学实例对用好语文范本引向课外阅读进行探讨,以提升课外阅读教学实效。 一、抓住“引子”的切入点 王荣生教授指出:“把教材当‘引子’教,要教选文与全文的链接点。”教学中,教师应仔细解读文本,根据学情,分析文本的“引子”特性。抓住“引子”的切入点,构建课内外阅读的桥梁。有的文本写作对象和主题思想具有同一性,教师可引导学生由其中的某一篇文本生发开去,拓展其他文本的阅读,在比较阅读中升化理解;有的文本在布局谋篇、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方面有特色,教师可引导学生聚焦其中的一点,通过关联文本的阅读分析,取得触类旁通的效果。 (1)由一篇寓言的学习引出一类寓言的学习。例如,统编版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12课《坐井观天》,其所在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学习内容是:体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会表达。《坐井观天》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因此,单元目标中的三个方面都要有所体现。一要激发阅读兴趣。教学设计要有趣,教师的课堂语言,激励评价要生动。二要体会道理。明白道理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有时候就算明白也说不全面,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引导,不必要求学生说得多么完整,只要能说,就要给予表扬。三要感受语言表达的多样性。虽然本课只有三次简短的对话,但用上了疑问、反问、感叹的句子。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感受反问句与感叹句的语气,从而让学生知道同样的意思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感受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四要发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f9ca34bd6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