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县志

时间:2022-04-21 06:30:1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兴县志

一、民

()

本县春秋、战国时为百越地。及后,为瑶壮人生息之所。唐龙朔元年(661),六祖惠能由新兴到湖北黄梅学法,五祖弘忍称他为猫獠。南宋成淳年间知军州何坤载《重修州治记》,说此地是瑶僚杂居之地;元大德年间学正谢应子《阿里元帅平瑶碑》也说据其间者为瑶人,不隶版籍,平居耕食自如

瑶族,是本县早期的土著民族,自称是檠瓠氏的后裔,但早已采用汉族的姓氏,刀耕火种,在各山区依林结寨而居,受历代封建政权的重兵围剿、压迫剥削。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提督都御史两广军务兼巡抚谈恺攻占双石顶,曾屠杀瑶民一千余人;明清两代修建县公署、学宫、县城城门楼等所用木材,均由瑶官土典史迫他们在瑶山砍伐而来。明代,瑶民居住的地方有东坑山、西坑山、贤岭山、闩门山、曹田山、肇庆田山、思雷山、小洞山、云简山、侣洞山、笔架大山、云敏山、云魁山、下礼山……55处,不登户籍。清雍正年间,聚集在44处,编户定居,衣食动作,俱与汉人无异,与汉族人同居一村的,则划定居留界线,今共成区肥水坑村前侧,尚存竖立的东瑶西民四大字石界碑一块。明清两代设有瑶官土典史4人,世袭管辖。乾隆二十三年(1758),全县有瑶村47处,有冯、何、李、陈、黄、满、黎、蓝、田、梁等姓655户。后又增加肇庆田村、曹田村、东坑村3处瑶村新编瑶户49户。全县共有瑶村50处,704户。

各村瑶户、瑶民,因年代久远,与汉族通婚交往频繁,衣食风俗,已与汉族无异,加上历代受歧视、压迫等原因,各瑶户不认其祖籍。建国后1953年、1964年、1982年全县三次人口普查,均无瑶户、瑶民存在。

()

县内汉族的祖先是秦汉时从中原移来。公元前196年,南越王赵佗率众来县狩猎,已有汉族先民的活动。1931年,罗陈乡人在村前掘出汉代五铢钱。建国后,县文物普查在县城郊桥亭岗、井料岗、二龙岗挖掘出东汉、东晋汉族古墓,穴内发现一批随葬汉族物品,说明汉族祖先在秦汉时已在县内定居。其后,汉族从外地迁徙来的情况有五类:1.历代委派的官员及随从,离职后定居下来。也有随征官员、士卒留戍后而定居下来。新兴向为防瑶重镇,设置有参将衙门,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高肇韶广参将钟坤秀率屯兵1000余名,筑城于新兴


县塘宅堡;明洪武年间起,在县设新兴守御千户所——肇庆卫新兴所,重兵来县,行屯田制,种田8325亩。清雍正三年(1725),裁废屯田,归并卫所,屯丁编入民籍。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有肇庆卫屯丁171丁;新兴所屯丁334丁,这些被派来新兴屯田的兵丁及其家属亦混编入本县各村民籍。清代在县境河头圩设罗定协右营都司衙门,五品都司一员统兵400名,屯于河头,清末绿营兵解体流散于民。现县境仍存有军屯新营等地名;今上沙区到水村冯姓、厚良村赵姓人,称其祖先是来当州官而留居的;2.从北方谪居来的。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知县姚舜牧《五贤祠记》载:新州古称蛮烟瘴疠之乡,凡罪触中朝者,时或谪置其地。唐初,禅宗六祖惠能的父亲卢行蹈,就是从河北范阳(定兴县)谪居新兴的;3.宋代后期北方居民的大量南徙。现新兴各大姓族谱,多述其始祖于宋、元由南雄珠玑巷迁来。南宋高宗建炎绍兴年间(11271161)因金兵南侵,自然灾害流行,民惧兵扰而南徙;宋末度宗成淳年间(12651274)民避元兵,珠玑巷居民3497人结伙经北江水路至现在的顺德县登陆居住,其后有部分人来县定居。始祖来新兴定居后到现在所存后裔有20余世代至30世代,来自南雄珠玑巷散居各地的乡民,以梁、苏、李、陈、叶、顾、区、何、黎、潘、刘、彭、赵、甘、简、张、廖、伍、黄、麦、吴、冯、周、阮、罗、郭、陆、卢、郑、谭、谢、胡等姓人数较多,在县城之最早居民是康、丁、方、侯、王数姓人。4.客家人的迁入。清雍正十年两广总督鄂弥达下令征集惠州、潮州两府讲客活的贫民,发给资金,大批迁移来县,定居在东路北降、北鹤,西路簕竹、思来等山区,经百余年间繁殖,引起咸丰同治年间的客土纠纷,乱后大部分客籍人被迫移广西、海南岛等地,现在县内尚遗留有不少客家村落遗址。建国后仍沿用客家话(洎子话)的有河头区、簕竹区共144条自然村25400多人。5.到本县经商或雇用而定居下来。新兴历史上是联系韶()、广()、肇()、高()()、琼()的通道,有些商人因经商而定居下来。

建国后,新兴县人口的民族构成状况如下: 新兴县三次入口普查民族构成状况表 (214) 年度

总人口

民族

汉族

蒙古

1 4 4

1 8

4 11

4

土家 1

单位:人 4

1

1953 231970 231968 1 1964 254417 954106 2 1982 358484 358450 1


注:上列三次人口普查,除汉族外,其余各族人口均是在新兴县工作的外籍人。

二、姓

建国后散居在县内人的人口姓氏有1 48(按笔划顺序排列)

丁、万、卫、马、文、方、王、卞、毛、仇、区、邓、孔、龙,叶、帅、宁、甘、卢、仪、古、石、邝、冯、阮、江、在、伍、任、伦、朱、许、农、关、向、成、老、刘、孙、邢、汤、杜、余、宋、沈、邱、利、邵、苏、劳、何、陈、芦、李、岑、严、邹、麦、肖、范、金、冼、庞、宗、明、易、河、招、林、欧、房、练、罗、吴、周、郑、张、洪、侯、涂、柯、院、祝、倪、胡、姚、盆、赵、钟、带、盐、容、徐、袁、凌、顾、莫、陆、夏、饶、秦、唐、陶、钱、符、龚、高、梅、盘、梁、郭、黄、曾、戚、崔、盛、曹、谢、湖、蓝、彭、董、覃、植、赖、程、温、童、傅、蒋、简、杨、翟、僱、满、廖、蔡、缪、蒙、潘、黎、谭、颜、榻、霍、穆、魏,戴。

1985年调查统计,全县148个姓中5700人以上的大姓有16个,共242991人,占总人口的65.69%,各姓氏依人口多少排列如下:

56752人、31824人、22030人、16745人、15883人、13000人、叶12726人、张10198人、伍10099人、刘9894人、练9371人、赵8192人、欧7955人、罗6297人、何6272人、冯5753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17f16b8d9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