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春日》诵读课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12 18:15:3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古诗《春日》诵读课教学设计

兴化市西郊中心校 朱小卫

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意思。

2通过诵读描写春天的诗句,感受诗词的音律美。丰富学生对经典诗文的积累。 3、感受春日美好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大好春光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趣

同学们,看到空中蝴蝶般翩翩起舞的秋叶时,你心里一定希望春天快快来临吧?因为春天将会给大地披上一件五彩缤纷的外衣。你们瞧,老师今天带来了许多关于春天的美丽的图片。(出示图片)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你对春天的印象。

学生交流。 二、复习古诗

春天多美呀!怪不得从古到今的诗人们特别喜爱这个季节,写下了那么多千古传诵的佳句,那同学们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吗?

1、请学生朗诵有关春的古诗。

要求:先按句式说话,向大家介绍诗人的名字和诗题。 (出示)我朗诵的是

(鼓励学生会背的可以站起来一起背。鼓励同学们背诵自己在家积累的古诗。

2、同学们真棒!不仅把老师平时和大家诵读过的古诗记得牢牢的,自己还有很多的积累,把掌声送给自己。

三、学习古诗

今天,朱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古诗《春日》。作者是宋代的著名诗人朱熹。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出示古诗《春日》

1、指名学生读古诗,正音。 指导朗读:

第一、第二声,读得长一些。 第三、第四声,读得短一些。 2、理解诗意。

.


.

你最喜欢哪一行诗?能给大家读一读吗?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行吗?(交流)

3、这么美的诗,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出示节奏) 4、根据学生的诵读相机指导重点词语的读法。 5、创设情境指导背诵:

《春日》是诗人赞美泗水滨的美好春景而写的。让我们追随诗人的足迹,块儿“到”泗水滨去春游。

春天到了,我们在阳光明媚的春光里到泗水边上赏花,田野上的风景一下变得新鲜迷人了。“看”到此景,你会吟诵(出示: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随便大家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温暖的东风带来的景色,到处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它们告诉大家,美丽的春天已经来到啦!“看”到此景,你又会情不自禁地吟诵(出示: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6、拓展练习:

出示“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读到这句诗,读到“万紫千红”这个词语,你的眼前一定会出现一幅美丽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提示:可以写你积累的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也可以写古诗句,还可以用自己的话来写。

学生交流。

7、出示图片,感受“万紫千红”的春天,理解省略号的含义。 四、唱响古诗

同学们,诵读古诗很美,可是,吟唱古诗更动听。每天清晨,我们在音乐中走进学校,开始了一天的学习,让我们来唱响古诗。

1音乐欣赏古诗《春日》 2、自由练唱。 3、学生齐唱。 五、吟诵经典

1、同学们,今天我们到泗水滨既赏得了美景又背了古诗,可谓是一举两得呀!大家知道吗?在每一首古诗的后面,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孔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教育先圣,泗水就是当年孔子给弟子们讲学的地方,大诗人到泗水滨寻找春天,就是到泗水追寻先圣的遗训。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开展了每周一句的诵读

.


.

国学名句活动,让我们重温孔子那极富哲理的名言。

2、出示名句,学生齐读。 不迁怒,不贰过。小不忍,则乱大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同学们,两千多年过去了,孔子的语言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如警钟,常常在我们耳边敲响,规范我们的言行,荡涤我们的心灵。所以朱熹说“万紫千红总是春”实际上就是赞扬孔子学说有如“万紫千红”永远都是春天。让我们再读一读,表达对孔圣人深深的敬慕之情吧!生背——出示: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知识迁移:

这一千古佳句除了表现春天百花盛开的景象,还可以用来比喻事物的丰富多彩或事业的繁荣兴旺。

当我们踏入西郊中心校的大门,看到芳草茵茵、百花盛开的景象,我们会赞美:生读——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当我们泛舟河上,看到清清的河水,两岸的柳枝随风起舞,我们会赞美:生背——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当同学们积累了许多的古诗词,精心做好了摘抄本,展示给家长们看的时候,爸爸妈妈一定会说:生背——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5老师希望同学们的学习与生活同样“万紫千红总是春”让我们珍惜这大好的春光,把《春日》记在心中。(出示古诗《春日》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1c5a37746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