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慈善内部监督的体会 作者: 孟召旭 来源:《慈善》 2013年第2期 台前县慈善总会在成立初期,就成立了台前县慈善总会监察委员会。考虑到我曾搞过审计,懂得内部监督的方法,决定提名我为监察委员会主任。监察委员会的职责,包括对慈善总会筹集的资金是否合法合规,对发放的慈善救助金是否公平、公正、公开,合理合规合法,对总会财务支出是否符合财政、财务制度、纪律,对社会捐赠的物资是否合法合规,对各乡(镇)慈善分会,各村慈善联络站筹集的资金如何管理,如何救助,怎样监督,都必须严格按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办事,不徇私情。这样,才可能取得社会的信任、支持。不然,我们就面临筹集不到资金,无法生存的问题。 一、从建立规章制度入手 万事开头难,监察委员会成立之初,从建立规章制度人手,先后起草了《台前县慈善总会财务管理办法》、《台前县筹集资金实施办法》、《台前县慈善资金管理办法》、《台前县慈善救助管理办法》,这些规章制度都在《台前县慈善章程》大框架内体现。然后组织全会人员认真进行讨论、修改。初步形成讨论稿,又分别向有关部门,如:财政、审计、民政等单位,让他们提出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呈交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审阅,提出修改意见。又邀请部分民营企业家,捐资者等人座谈,再次听取修改意见,形成了今天的四个规章制度。大家人手一份,认真学习,共同遵守,不得有任何违规违章之举,我们在这些规章制度中使用了很多关键词,如“先做慈善人,再进慈善门,再做慈善事”、“不得与任何求助者讲情,不得与自己的亲朋推荐救助”、“励行节约,把每一分慈善资金用到刀刃上”、“零招待、零补贴”、“一定要救助那些遭遇最不幸,生活最困难,社会最同情贫困群体”等等,使人能警醒,我们的每一分财务开支都需全体人员签字,也就是全知道,然后林会长签字报销出账,否则财务不预支出。规章制度的建立,使慈善总会一班人约束自己行为在规章制度内,不得自行其事。林会长带头垂范,所以大家共处四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齐心协力向善,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和合团体。 二、有调查研究才有发言权 筹集资金,救助事项是慈善工作的两台重戏,能否搞好事关慈善工作的兴衰成败。调查才有发言权。一切必须从实际出发,务实求真,只有求真能公平、公正,才能服人。对全县各乡(镇),县直各单位的情况了解吃透,才能发动捐资捐款,有依有据。我们分头下基层搞调研,摸清了全县各乡(镇),各单位的基本情况,心中也就有了数,有了底,布置筹集资金任务才可行。有了这个数,这个底,谁发动的好、谁完成的好,大家一目了然,不用说,落后的自然去赶上。救助工作按程序需本人写出救助申请,完善相关资料,经各乡(镇)、各单位慈善组织把关推荐报送总会。为了把好事做好、善事做真,对那些申请户我们逐一下乡调查,挨户查看,这一查一看,果真有效,有一户申请大学救助,材料报的很全,说的也很苦,但当我们一深入调查,露了马脚,这个大学生并非他的孩子,而是他弟弟家的孩子,他弟弟条件不错,我们也就取消了救助资格。建会以来我们坚持下乡调查,坚持实事求是。四年来我们救助了近3000人,无人投诉,无一不实的,真正使捐者放心,被救者满意,达到了救助“三最”人员的目的。 三、拓宽言路求真理,民主决策求正确 台前县慈善总会办事机构为工为秘书处、执行理事会、监察委员会三个机构,各机构相互配合十分契机。我们坚持的原则即是广开言路,民主决策。有事大家一起讨论,随自谈看法,说心里话,不掖不套不瞒不假,有事摆在桌面上。有争论不一致并非坏事,通过讨论在规章制度原则下达成统一,这才是真理。在救助上执行理事会先把关,然后我们监察会监督,材料不全,手续不合规是常有的事,我们也有认识不一致,但一到全班人会议上讨论。人人表态,个个发言,不求自合,从没搞过意见。在重大的事情上,采取会长主持民主决策的办法,把人员召集起来,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形成一致后深入外界征求意见,这种民主决策得到的是正确结果,在外地攻读博士的曹某从网上发信息求助,这是第一次第一位学历高的学子求助。大家对此看法不一,通过调查走访,困难是实际,影响深造是事实,经过大家的讨论,一致同意大额救助以解燃眉之急。我们拿出1万元救助了该博士生,这引起了强烈反响,社会、领导都认为大额救助高才生决策十分正确。 四年来,我们监察委员会在慈善内部监督上探索了一些新路子,取得了一定成效,发挥了内部监督作用。在一年一度的理事大会上,我们都做年度慈善工作监察报告,向理事们汇报一年来的监督情况,我们还特邀县审计机关对财务管理进行年度审计,其年度审计报告与我们内部监察报告基本一致,社会反应良好。当然我们的监督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还很不成熟,但在四年的慈善工作中确实发挥了重大作用,为打造阳光慈善奠定了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49ad0e4ec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