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基础知识点汇总(4)

时间:2022-05-23 18:11:3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锦州事业单位

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主要分为两种情形:

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和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另一方面,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的范围内,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谬误也可能转化为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又是相对的。

2)失败和错误为正确的认识、为成功准备条件。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属于认识范畴,是一种意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其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客观性是真理之所以成为真理的根本条件,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客观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是惟一的,真理多元性以认识的多元性取代真理的一元性,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实质上否认了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可能性,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

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

1)任何真理都具有不依赖于主体的、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发展是无限的,绝对的。 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限性和条件性。 真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有限的。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神学史观、英雄史观、人道主义史观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生产方式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表现在: 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3)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更替和变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4e99e0e00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