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课改,让人欢喜让人忧 教育随笔:课改,让人欢喜让人忧 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中永恒的话题,自从踏入学校走向讲台的那一刻起,经历了多少次课改已然记不清楚了。课堂教学改革给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带来的积极变化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每每课改来袭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得到了什么,改变了什么,似乎从来就没有人认真的思考过。今有少许空闲,把自己的所思所感与大家共享。 思考一:课改,我们做了些什么 每一次课改似乎都有一个既定的步骤:培训学习-观摩交流-实践推进-总结评比,这也许就是一种最科学的办法,一些校长真抓实干勇于挑战敢于创新,进行了扎扎实实的课改,走在了改革的前列,被界内人士称颂推崇。更多的学校只是把课改当做一种潮流,一种时尚,紧跟先进亦步亦趋,别人能做的我也能做,别人有的我都有,上级来查一摞摞毫无价值的所谓课改档案似乎在诉说进行课改的艰辛,全校仅有的一节不知道锤炼过多少次的课堂教学,还能赢得上级的高度肯定。 如此说来,课改中我们其实并没有做什么,如果有一点恐怕只是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思考二:课改,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虽然我们并没有给予课改什么有实质性的改变,但是课改给我们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走出去带回来”这个富有感召力的口号的鼓动下,很多从来都没有机会走出校园的教师有了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走进名校走近名师,我们参加了一个接一个专题培训会议,听到了改革给死气沉沉的基础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成功范例比比皆是,失败只是偶然的抑或被认为是杜撰的,极具煽情的演讲让参会者重新燃起了课改的激情;形形色色大同小异的研究课题、教学模式像雨后春笋般一夜之间冒了出来,天天有反思周周有心得月月有小结,边实践边反思边完善,阶段性表彰奖励居然还是那几张早已熟悉的脸;„„ 在以后的日子里,学生还是那样的学生,教师还是那样的教师,学校似乎也没有改变什么,抛弃短暂的喧嚣和浮华,课堂又恢复了原来的本真。 思考三:课改,教师为何近而远之 课改,曾几何时为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所期盼,但是一次次却在失望中偃旗息鼓,“运动式”课改成为了代名词。每一次课改浪潮翻滚而至,年少无知的学生最欢迎,教师们却是心事重重,不过还好虽然有诸多不满却也是迎来送往有礼有节,绝不会给各级领导丢脸。时间久了,所有人似乎扣准了课改的脉搏,你只要紧随脉搏的强弱、长短、浮沉而做一些配合性的工作就可以了,没有人会怪你的。每每谈及改革,大家都会心照不宣的相视一笑,意味深长。 教师为何对课改如此进而远之?只要你深入基层广泛调研个中缘由其实并没有多么深奥。课改,改革的是理念、模式、教材、理论等,唯一没有改变的,或者说相对改革滞后的是考试和评价制度,这其实就是课改最难改革的瓶颈。多少人望而却步,不敢轻易染指,恐怕只有上层建筑才知道了吧。 我虽然是小学教师,关注的自然是小学改革,可能社会上关注的更多是中考、高考这样可以决定人生命运的考试改革。翻开历史,对照课改和考试,无论课改模式、理论如何花样翻新层出不穷,考试试题还是花容依旧。再看看各级评价制度,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成绩决定教师命运的问题,富裕乡镇成绩名次连带而来的奖金令人瞠目,贫困地区为了摆脱末尾名次也是绞尽脑汁动则罚款数百元,美其名曰没有刺激就没有动力。 虽然大家也发现了现行评价制度的诸多不合理,但是没有科学的理论和专家的引领,尽管进行了一系列的评价探索和改革,但是阵痛过后出世的是一个又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怪胎”。荣誉要么量身定做要么领导内定,这部分人不思教学平时只顾套关系拉近乎;一篇来历不明的论文的考核得分近超过了踏踏实实搞教学成绩得分的好几倍,这部分人只需要绞尽脑汁每学年搞一个论文足矣;成绩计算繁琐复杂就连制定政策的领导们也解释不清,多数教师对自己辛勤工作不甚了解满腹牢骚;一节课堂教学大家都认为精彩纷呈,就有那么少数领导横挑鼻子竖挑眼,一票否决;„„放眼当今教育界,评价者很多都仅仅从事一线工作几年甚至毫无经历,被评价者往往都是从教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师,无论是经验、经历还是素质都无法比较,真正能够被大家认可和尊崇的评价者没有几个。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52c3636c8d376eeaeaa31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