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培养 作者:郑明华 来源:《读写算》2019年第07期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改的深入使得课程改革更加符合中学生的成长发展和思想道德建设。对于地理学科而言区域认知能力是学好和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师在对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上更应该注意方式方法,通过思维导图或引入该区域下的风土人情案例等来加强学生区域认知素养提升是最有效的方式。因此本文通过以福建省大田饮食文化教学为例,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区域认知素养培养进行探究,讨论教学案例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在地理学科的学习,进一步的为新课改的全面推进提供参考跟借鉴。 关键词 区域认知;地理学习;大田县;饮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7-0100-01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近年来新课改任务之中重要的一项课程改革内容,通过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将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对于地理学科而言其核心素养包括综合思维、地理实践能力、人地观念和区域认知这四大核心素养,其中地理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个人的经验积累或相关的知识储备上,需要学生长期积累学科知识后才能形成,综合思想素养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综合思想强的学生学习各科知识都能够快速进行学习,人地观念素养则是地理课程学习最为重要的最需要进行培养的核心观念,是地理学科学习和应答过程中所需进行分析思考的基本能力,以上三种核心素养都需要通过不断培养使学生逐渐形成的,而区域认知素养作为学生分析理解地理规律、了解地理信息的重要思想方法,在该核心素养的培养上更多的是需要注重教学的内容跟方法,在進行地理教学或题目讲解时对知识点内容中提及的区域地理进行拓展延伸,将区域中的人文、环境、风俗、空间等传输给学生,当然讲解过程不能生搬硬套也应注意方式方法。以福建省大田县的特色饮食文化教学为例来展现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教学方法。 一、区域认知核心素养 讨论如何培养地理区域认知核心素养应该首先从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定义出发,明确这一思想方法的的内容才能在课程设计时将其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 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地理学习的思想方法,从区域地理出发,运用区域认知的方法加以对该区域中出现的人文景观、自然环境、风俗饮食习惯进行认识了解;总的来说,区域认知核心素养不单单是学生地理学习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学生通过对自身的学习还能够将此思想方法应用于实际来使得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提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福建省大田县饮食文化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要求课程内容新颖独特,有教育意义和教学价值,对于地理学课而言,大部分的知识点内容都是需要学生进行理解记忆的,然而学生的记忆能力则因个人条件不同难以形成集中的教学培养方法。而通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方式,使学生形成自主的学习能力,了解学科学习方法和思想,既是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生学科水平又是符合新课改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教学方法。对于传统的地理区域认知核心素养培养而言通常是通过向学生讲解展示教学内容中区域的人文环境和自然风光,这种方式主要存在着两点问题,一方面由于每个地区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仅限于当地特色;另一方面就中国地理而言,每个区域间的文化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并且存在着争论。因此选择具有区域特色的事物来作为认识了解区域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饮食文化作为人类生活方法的基本写照反映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以在进行区域认知核心素养培养时应该以区域饮食文化为线索进而将区域之中的地理知识进行串联讲解,这才区域认知核心素养培养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案例。大田高山茶,茶叶紧结,重实,叶底肥厚,茶叶生长环境要求苛刻需要生长在海拔800-1200米的高山之上,通过向学生展示高山茶茶形,对比其他地区出产的茶叶,告诉学生茶叶的差异源自于生长地理环境的差异,进而将大田县的水文和山川环境告知给学生,回归于茶叶的生长,区域的气候条件及降水量等相关环境要素也能一并带出。 永仙鸡,永仙鸡是大田县独有的特产之一,是饮食文化的集中体现,向学生直接展示永仙鸡的制作视频,展示过程中向学生介绍永仙鸡的文化背景,由菜出发更有带入感的向学生介绍大田当地的文化背景与风俗习惯。 三、总结 饮食文化的引入能够使学生更有兴趣的对区域地理进行学习,并能通过对当地饮食的回忆进一步对区域下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文风光进行联想,更为重要的是人类的饮食文化深受地理环境影响,学习地理区分不同区域的方式就是通过饮食文化来判断的。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三明市基础教育市级立项课题《基于地域文化的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立项编号:JYKT-18066)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杨志川.基于区域认知核心素养培养的区域地理教学思考[J].教师,2018(1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61fb10f7e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5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