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论文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 一、论文为何而写 这个问法太白,却有实际意义。将各种可能回答分成政治、业务、利益三类。从政治上可以说为了落实“科研兴教”、“科教兴国”等;从业务上说,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与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从利益上,有了发表的论文可以评职称,提高工资待遇等。 三种答法都有道理,但细品的“味道”不同。政治原因是宏观的,它起政策、导向作用;业务需要具有实质性,直接与教学实效相联,一位小学教师发表论文的数量与质量,确实反映了其教学能力与水平的高低,反映出他为教育事业所做贡献的大小;利益的需要是实惠的,也是重要的。近几年上级以文件的形式,规定了教师的论文成果与评聘职称之间的量化赋分标准。不过我们看到,那些仅从第三条出发,为论文而写论文者,发表论文的甚少。 二、 论文哪儿来 首先,从教育科研的基本过程来看,写成论文并发表时已是最后了,教育科研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科学的方法而进行的创造性认识和实践活动,它须遵循教育科研的基本原则,按照教育科研的一般步骤来进行,包括选择和确立课题――课题研究设计――课题组织与实施――课题成果的总结与表述(即写论文)等。其中的每一步,都需要研究者时间的花费和精力的付出。 其次,一篇论文包含表现“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若想得到编辑部的认可,不仅“形式”要得当,更重要的是“内容”须经得住审查。对于教师来讲,关于“形式”――写作的基本功问题不大,但在“内容”方面的理解、分析及研究上就不那么简单了。所以小学教师要写好论文,应把主要精力投入在对课题“内容”的学习、积累、分析与研究方面。 三、 教研与科研 有人把教育教学研究(简称“教研”)与教育科学研究(简称“科研”)分别开来,并认为小学教师的主要精力应放在“教研”上。也有人认为小学教师应理直气壮搞“科研”。笔者认为:把二者割裂开来,甚至推向对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二者之间不应该有严格的界限,只是层次上的差别,而且互相融合与渗透。比如报刊上发表的许多论文,严格地说应属于“教研”,不属于“科研”。尽管如此,这些论文的确不错,值得发表。可以断言:一个不会或不懂“教研”的教师一定不会搞“科研”,教学不称职;反之,一个在“科研”上硕果累累的教师,一定精通“教研”,是个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像魏书生、马芯兰等那些“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不都是从“教研”走过来的吗?所以,小学教师应把“发表”抛在脑后,静心“教研”,再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度到“科研”上来。到那时,发表论文将会水到渠成。 四、 克服浮躁情绪,潜心研究教学 这里说的“研究”,既包括“教研”,又包括“科研”。搞研究就要付出。当前我国政治大局稳定,经济快速增长,科技突飞猛进等,都是各行各业中创新者们埋头苦干,忘我工作的结果。然而,各行各业中也有一些喜欢做表面文章,不求实际效果;喜欢夸夸其谈,不做深入思考;喜欢出头露面,不愿踏实工作者。就连一向淡泊名利的知识分子,乃至各级教师队伍中也出现了这样的浮躁心态。在这种心态下,怎能静下心来搞研究?有的教师想在研究方面出彩,但不想吃苦,或害怕吃苦,于是或者东拼西凑,或者剽窃等,只把目光盯在“发表”上,结果枉然。这些现象实质上是浮躁心理在作怪。 研究的结果是创新,或创造,而创造是靠心血换来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万世不变的公理,侥幸是靠不住的。我们应把讲给学生的`“头悬梁,锥刺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先用在自己身上。同时,顶住各种“诱惑”,耐得住“十年寒窗无人问”的寂寞,再辅以科学的方法,克服浮躁情绪,潜心研究教学。 五、 订几份教育教学研究类报刊 搞研究固然需要坐下来,但不等于闭门造车,非常需要从外界获取高质量、高容量,能为我用的最新信息。如果把小学教师研究的环境(如家中、教研组、本学校、乡镇、县区等)比做屋子的话,那么还需要打开一个观察“科研”世界的“窗口”,这就是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报刊,特别是教学刊物非常有用。目前,各地、各学校的办学条件极不平衡,尤其在经费较吃紧的农村小学,订阅的刊物很少。即使所订的几份报刊,对每一位教师的研究来说,供参考的东西也可能不多。所以,小学教师有选择地自费订点刊物是必需的。 小学教师论文投稿,小学语文教师论文投稿有必要吗?教师搞研究当然应广泛涉猎,读些书,但再好的书也起不到报刊所起的特殊作用。如:教育教学报刊发布的信息快、观点新,认识深刻、剖析到位,有的论文专门研究了当前大多数人解决不好的问题。通过阅读别人的论文,可以学会研究的方法、写作的技巧;可知道当前的热点问题或某些发展趋势;可发现别人论文中所忽略的问题或者认识上的错误;还能与编辑部、学术团体或其他作者等建立某种联系,以利于自己的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6bb6a6008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