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过程中把多媒体的音、形、画等听觉、视觉、感觉与教师的教学讲解结合起来,从而将教学中的相关知识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到并完全掌握,最终达到把多媒体与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产生最优、最佳的教学效果,如何使多媒体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 一、多媒体与教学有效结合的重要意义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同时,素质教育提倡把相关课程完美地整合起来,而“课程整合”是新课改下基础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一个重要途径,又是新课改下基础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多媒体与教学的有效结合是把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教学的发展。 在把多媒体与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之前,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声音、文字、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起到了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作用,多媒体教学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变得更加形象,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简单、清晰,从而为课堂教学创设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积极地把多媒体与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其应有的重要作用,推进课堂教学的优化进程,最终取得教学效果的最佳化。 二、多媒体与教学有效结合的积极作用 1.多媒体能促进教学内容的无限扩展。传统的教学,教学方式单一,展现给学生的学习资料非常少,无法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而现在,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教师可以在遵循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不断地扩展和补充语文教学内容,并把教学内容以多角度的、多方位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从而为学生创设出生动的教学情境,更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把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的感观世界,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课文的难度,让学生在视觉上、听觉上、感觉上更好地学习课文,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分析能力,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在屏幕上展示出西沙群岛的相关图片和资料,并播放有关本课的视频资料,使学生从视觉上、听觉上、感觉上,不同角度感受到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从而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到学习情境中,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2.多媒体能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每时每刻都不能忘记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起到的主导作用。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并学习到文化知识,最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呈现出精美的动画效果、优美动听的音乐,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牢牢地抓住学生的眼睛和心灵,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终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把要与学生交流的内容以文字、声音、动画、图片、图像等多种形式展示给学生,从而为师生提供了更生动的情感碰撞和交流的机会,最终活跃了课堂氛围,更好地促进了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理想的效果。 3.多媒体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教材的教学重点、难点。每一篇课文中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都各不相同,通过多媒体就可以把教材中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以清晰的文字、生动形象的图片、自然活泼的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更加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化抽象信息为形象信息,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和知识,更好地弄明白教材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更快速地融入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中去,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望天门山》一诗时,在屏幕上出示有关本诗作者――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相关资料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原诗的阅读资料,并播放有关《望天门山》的一些视频资料,把整首诗通过生动、活泼的动画效果形象地表现出来,使学生从视觉上、听觉上、感觉上更好地感受到作者的思乡之情,从而使学生更快地融入学习氛围中,更好地理解本首诗的意思,并引起学生与作者思想上和情感上的共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在今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尝试把多媒体与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以便促进多媒体在教学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更好地为学生学习知识服务。 (作者单位:辽宁本溪市溪湖区黑金小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6cfcf407c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