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10岁到100岁的称呼 1、外傅:10岁,出外就学。 2、束发:束,捆,结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 3、舞勺:13岁。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4、及笄:指女子15岁。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5、舞象:男十五岁~二十岁。是成童的代名词。 6、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 7、弱冠:指男子20岁。弱,弱小。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8、而立:指30岁。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9、不惑:指40岁。“不惑”作40岁的代称。 10、强壮:指四十。 11、艾:指50岁。老年头发苍白如艾。 12、花甲(耳顺):指60岁。 13、古稀:指70岁。亦作“古希”。 14、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15、耄耋:指八九十岁 16、黄发:指长寿老人。 17、鲐背:指长寿老人。 18、期颐:百岁之人。 ● 扩展资料 古代女子各年龄段的叫法主要有: 1、汤饼:指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 2、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指2——3岁的儿童。 韩愈(唐)——《符读书城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释义:两家生的孩子是一样的聪明。 3、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4、童龀:指古代女子7岁。龀,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也有说成“髫龀”。 许慎(东汉)——《说文》:“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 释义:女孩子出生七个月长乳牙,7岁长出恒牙。 5、金钗之年:指古代女子12岁。女孩到了十二岁要带钗,金钗是作为代称和别称。 梁武帝.萧衍(南北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释义:莫愁头上光彩熠熠,金钗排成十二行。脚下轻踏丝绣鞋,五彩斑斓描出花纹状 6、及笄:古代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7、桃李年华:指20岁女子的代称。 陆游(宋)——《梨花》: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 释义:梨花粉淡如雪,清香宜人,在春花中独树标帜,自成一家,不容妖艳的桃李,独占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 8、碧玉年华:女子十六岁。古文人把瓜拆分为两个八字以纪年。 翟灏(清)——《通俗编》:破瓜年纪小腰身。 释义:瓜字破为二和八字,取二八十六岁的寓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6e0c98330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