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述社会化理论 论文摘要: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并且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的。 论文关键词:社会教化 个体内化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化任务 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并且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的。 对社会化的概念,西方广泛采用的是霍兰德(E.Hollander)在其《社会心理学:原理与方法》一书的解释:一个婴儿是带着繁多的行为潜能来到人世间的,这些行为的发展有赖于各种复杂的相互联系,包括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儿童在人类社会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抑制某些冲动,并被鼓励获得在特定环境下的人所具有的特征和价值。霍兰德认为,我们的社会化是作为获得特有的人类特征的手段而开始的,而实际上,我们的社会化过程,也就是我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他的观点强调了个人对社会的适应,而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则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它一方面包括个体通过进入社会环境、社会体系,掌握社会经验,另一方面包括个体的积极活动,积极介入社会环境,而对社会关系体系积极再现的过程。可见,人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这两者相辅相成。 社会教化是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如家庭、学校、社会组织、大众传媒等)及其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社会教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系统的、正规的教育,如各级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以及监狱、劳动教养所对违法犯罪者的改造和教育;另一类是非系统的、非正规的教育,如社会风俗、群体亚文化、大众传媒等对人的影响和教育,这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的。个体内化则是社会化的主体――人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其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它往往始于简单机械的模仿或依从,然后逐渐被个体认同乃至内化。 社会化作为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从人类开始对自身进行认识的时候,就已经纳入了更改思考的范围,心理学的大师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化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弗洛伊德与“三个我” 弗洛伊德经典的“无意识”人格理论,把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本我”是生物的我,它是个人在出生时以及一生中表现出来的自然驱动力的来源,包含无意识记忆和生理的、心理的冲动,尤其是性冲动。自我是“我”中自觉的成分,也可称为意识我,它理智地试图在社会环境的需要与本我的自然驱动力之间求得平衡。“超我”即对社会中习得的“应该如何”和“必须如何”的内化,是对人格的审查和社会监控。弗洛伊德认为,自我在超我和本我之间扮演着一个中间角色,大多 1 数情况下,它都处于无意识之中。在他看来,只有人格的这三个部分终其一生都是和谐的,一个人才能获得心理健康。 华生与环境决定论 华生作为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的基本立场就是人类无异于动物,行为决定于环境。依此理解,社会化过程就是应用于孩子身上的外在力量的作用,不需要任何内部结构的改变。他有一个经典论述: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和我可用以培育他们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证随机选出任何一个,不问他的才能、倾向和他的父母的职业和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或甚至于乞丐、小偷。 皮亚杰与“儿童认知发展” 认知学派认为,人的社会化是与人的认识活动及其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皮亚杰是儿童如何学会思考和推理研究方面的先驱者,他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的过程,为了学习,儿童必须吸收知识并加以消化,他坚信儿童智力发展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1岁半到2岁)、有操作阶段(2岁左右到7岁)、具体操作阶段(7岁到11岁)和形式操作阶段(12岁到15岁)。在每个发展阶段,儿童所有的活动都标记着确定的智力操作类型。他相信,尽管有些儿童比另外一些儿童走过这些阶段要迟些,但所有的儿童都必须按同样的顺序走过所有的阶段。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 在心理学领域,埃里克森(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论从学术的、科学的角度阐述了个体社会化发展的八个阶段。婴儿期:从出生到1岁左右,其具体内容是获得基本信任与克服不信任。童年期:时间从1岁到3岁左右,这是儿童获得自主性、避免产生怀疑和羞耻的阶段。学前期:时间是在4-6岁,这是儿童获得主动性并克服内疚感的阶段,这一时期语言的出现开始使儿童进行有目的的活动,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这种努力。学龄期:时间是6-12岁,该阶段的核心问题是克服自卑感而获得勤奋感。青春期:时间是12-20岁,该阶段的核心任务是获得自我同一性,避免同一性的危机和混乱。成年早期:时间约为20-24岁之间,该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成年期:该阶段从25-65岁左右,历时较长。其核心问题是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老年期: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完满感,避免失望感。按照埃里克森的理论,在每个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社会化任务,但社会心理学家们对婴儿依恋问题和青少年人际交往的问题一直投注了较多的目光。 婴儿期的依恋研究 大量研究表明,人类主要是依赖复杂的信号来强化成人与儿童之间的联系。研究人员发现儿童的依恋分为三类。安全依恋型:儿童在母亲离开房间时显得忧伤;在母亲回来后要寻求亲近、安慰和接触;然后慢慢地又去玩游戏。不安全依恋-回避型:儿童显得冷淡,可能在母亲返回后主动躲开或忽视她。不安全依恋-矛盾型:儿童在母亲离开 后变得极为不安和焦虑;在母亲返回后也不能安静下来,对母亲表现出生气和抵制,但同时又表现出接触的需要。在美国中产阶段的样本里,70%的婴儿被归为安全依恋型;在不安全依恋型的儿童中,大约20%被归为回避反应型,10%为矛盾型。对依恋关系的跨文化研究(研究的国家包括瑞典、以色列、日本和中国)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728a548767f5acfa1c7cd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