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南县实验中学教案纸 年 月 日 星期 授课教师 教学内容 教 学 目 的 重 点 教学方法 教 学 过 程 5.2.1 平行线 科目 七年级数学 班别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标:理解平行线的意义,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理解并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内容. 能力与方法目标:会根据几何语句画图,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情感与体验目标:了解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举例加以说明 平行线的概念与平行公理 启发引导法 难点 教具 对平行公理的理解 教学内容 一、复习提问 相交线是如何定义的? 二、新课引入 师 生 活 动(经历、发现、探究、体验、交流、感知、解决问题、讲授、演示、启发、引导、鼓励等) 1、 让学生独立思考,与同伴交流,并发表见解. 2、 教师引导:同学们还能举出哪⑴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除平行外,还有哪些呢? 些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的事例⑵制作教具,通过演示,得出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及平行线吗? 的概念. 3、 学生活动:相互交流,踊跃发三、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言。如一排挺立的电杆、栅栏1.平行线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的栏木、游泳池的游道等都给平行线.直线a与b平行,记作a∥b.(画出图形) 我们以两条直线不相交的形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①相交;②象,这样的两条直线没有公共平行. 点。 3.对平行线概念的理解: 两个关键:一是“在同一个平面内”(举例说明);二是“不相交”. 4、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在小学学习一个前提:对两条直线而言. 的平行线画法,归纳其步骤主4.平行线的画法 要为以下四点:一“落”(三角板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二“靠”平行线的画法是几何画图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以后的(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边),三学习中,会经常遇到画平行线的问题. “移”(沿直尺移动三角板,直至落 在已知直线上的三角板的一边经过四、平行公理 已知点),四“画”(沿三角板过已知1.利用前面的教具,说明“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点的边画直线). 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 条直线平行. 5、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图,在操作提问垂线的性质,并进行比较. 中发现问题:过直线外一点,3.平行公理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即:如果b∥a,c∥a,那么行. b∥c. 教 学 过 程 五、课堂练习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的位置关系是 . 2.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可能是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经过一点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D.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4.下列命题:(1)长方形的对边所在的直线平行;(2)经过一点可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3)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交;(4)经过一点可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教材P13第(1)(2)题; 六、课堂小结 让学生独立总结本节内容,叙述本节的概念和结论.教师做适当补充、强调重点。 七、课后作业 1.教材P13第(1)(2)题; 2.画图说明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及交点情况. 6、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引导,最后分析讲解。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5.2.1 平行线 画图 学生板演 1、平行线定义 2、平行公理 3、平行公理推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76d7cc3b5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