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货币

时间:2022-09-13 18:18: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诗词中的金融货币



“锡我百朋”,是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中的诗句,《诗经》中有“菁菁者我,在彼中陵,既见君子,锡我百朋”,诗中的“朋”,是我国最早的货币计量单位。

夏商时期,贝壳开始广为人们接受,货贝在社会上取得了货币的地位,成为商品交换时的主要媒介和王室的赏赐品,由此发贝种类增多,有海贝、拟枣贝、阿文缓贝、虎斑贝,还有人工仿制的陶、骨、石、玉角贝等。殷虚“妇好”墓曾一次出土6000多枚海贝。由于货贝增多,人们把十贝壳串在一起,称为一朋。据王国维的考证也证实了这一点,他说“殷时玉与贝壳皆货币也……盖商时玉之用与贝同也……其用为货币及服御者,皆小玉小贝,而有物焉系之,系之贝玉,于玉谓之珏,于贝则谓之朋”(王国维《说珏朋》《观堂〃集林》卷三)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用“朋”计量货贝,表明社会生产力又向前进了一步。

“抱布贸丝”是《诗经》中的诗句,《诗经》中的《氓》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贸,即商品交换,“抱布贸丝”即用‘布”买丝,可见诗中的“布”是当时的一种货币。

古代“布”是用麻织成的,用来遮体御寒,到了西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交换的频繁,流通于市场的货币除贝外,“布”也开始被用作价格支付的手段,并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成为交换媒介。《周礼》的九贡中就有布贡和货贡之分,布贡指绣帛,货贡指珠贝一


类,这里的“布”已经与贝同等了。后姜公太“九府圈法法”,规定王朝内部使用的布帛以二尺二寸宽为一幅,四文为一匹,作为价值尺寸单位。布是民间都需之物,用作交换中介,可以通行各地,并可以用帛把它卷束一起,便于支付,谓之:……布于布,束于帛(《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

“九府圈法”反映了奴隶制国家建立之后,为适应当时财政支付和市场交换的需要而创立的一种货币制度。

“何用钱刀为”,是西汉时的才女卓文君《白头吟》中的诗句。 相传,卓文君丈夫司马相如欲聘一名美女为妾,卓文君知道后,写了首《三头吟》诗:“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男女重气义,何用钱刀为”。暗示用钱刀买来的爱情不会长久。诗中的钱刀是泛指战国时的刀币。

战国时,各国诸侯纷纷铸币,仅刀币就有五种:流通于齐国的墨刀币,安阳刀币;流通于燕园的针首刀币、明刀币;流通干赵国的圆刀币。

战国时除刀币外,还有布币、爱金、环钱等,货币的多样化,是同当时的诸侯国经济相适应的,也是诸侯国经济的产物。

“业复五珠钱”五铢钱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 118年)其轻重较合适,为其后700年货币制度统一奠定了基础。但王莽称帝后,曾废五铢钱,百姓惯乱,其货不行,民私以五铢钱市买,至光武帝时,又从马授奏重铸,天下称便。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蜀先主庙》诗中说:“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夏五铢钱”。这


里,诗人以光武帝恢复五铢钱的史实,比喻刘备想复兴叹定。

“贾谊上书忧汉室”是唐《自夏日至鹦武州望岳阳寄元中丞》诗中的一句。

贾谊曾任太中大夫,多次上书,指陈时政,言词激切,后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其中较有影响的是汉文帝废除盗铸钱令时,上疏谏力陈私铸可致“博祸”:黥罪日报,平称不受,钱法不立,弃农铸钱。铸币由国家统一经营管理,则“博祸可除”“七福”可致。“七福”是:黥罪不积,民不相疑,反耕于田,调节币值,无器谋乱,调节盈余,敌附于我。

贾谊的“导博祸致七福”的谏陈,是我国货币史上比较全面揭示币制分散铸造的危害性一例,提出了货币必须由国家统一管理,集中经营的重要论述,是与当时指陈政事的所谓“痛哭流涕长太息”中关系国家治安问题相呼应而作出理财政策。

诗的作者曾两度谪迁,在其谪迁途经汉水时,不由得想起了贾谊,故待日:“贾谊上书优汉室”,借此表达自己的心意:虽谪迁,但仍在忧国忧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87e99ede009581b6bd9eb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