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越轨行为是指青少年学生所实施的

时间:2022-12-28 19:29: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生越轨行为是指青少年学生所实施的,违背一定的社会规范或期待,对本人或社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从而被社会给予否定性评价的行为。青少年学生的越轨行为在教育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多种多样,从学业成绩不良、考试作弊到逃学、旷课、离家出走,从偷窃、勒索他人财物到恃强凌弱,甚至对他人进行暴力攻击,进而违法犯罪。学生越轨行为都是对社会或文化体系和社会期望的偏离,是对学校纪律和学生行为规范的违背,它不仅危害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且还会给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研究越轨行为理论,正确认识学生越轨行为的成因,有效防范学生越轨行为的发生,对于保护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学生越轨行为的成因极为复杂,不同学科对学生越轨行为成因的解释各不相同。目前最为流行的研究越轨行为的理论是心理学理论和社会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倾向于将越轨归因于越轨者的心理问题即个人特性,如个性类型说、精神分析理论等;社会学理论则认为越轨行为得以在其中发生、承受以及有时改造的社会环境是越轨的主要原因。

一、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理论分析

尽管社会学理论大都倾向于从人们生活其中的社会环境分析来解释越轨行为的成因,但是社会学家对越轨行为成因的解释并不完全相同,由此产生了不同的越轨社会学理论,如标签理论、失范理论、社会控制理论、文化传递理论、文化冲突理论等。这些理论都从不同视角对越轨行为进行了研究,运用这些理论来分析学生越轨行为,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全面地认识学生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从而为有效地防范和控制学生越轨行为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一)标签理论

标签理论是一个重要的越轨社会学理论,这一理论将越轨行为区分为初级越轨(primary deviance)和次级越轨(secondary deviance)。该理论认为,每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会发生一些程度不同的社会越轨,但大都是临时性的,程度一般也不严重(即初级越轨)。但是,如果越轨者的越轨行为被其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发现并公布于众,即被贴上越轨者的标签,这时越轨者的处境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轨者在自己的思想中,就开始形成一个新的自我概念,他以后就很可能在这一概念指导下去行动,即认定自己是越轨者并按照越轨者的方式去行动。这时的社会越轨就已从初级越轨转变为次级越轨,即习惯性的、持久性的、程度严重的越轨。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其重要他人。按照标签理论的观点,教师给偶尔发生轻微越轨行为的学生随意贴上“越轨者”的标签,可能是导致学生最终走向职业越轨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标签理论,成为一名职业越轨者的过程分为三个主要步骤:(1)重要他人(如校长、教师、朋友、法官等)对越轨行为的察觉;(2)给越轨者贴标签;(3)加入越轨群体。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被其重要他人公开标签(正式地或非正式地)为越轨者可能是最重要的步骤。被成功地标签为越轨者的学生就获得了一个不为学校和社会所接受的污名,被学校和社会归入另类,被拒斥和疏远。许多初级越轨者最后可能会加入一个由其他越轨者组成的群体,他们会在这个群体中获得情感和社会的支持,最终成为一名职业越轨者。

(二)失范理论


失范(anomie)的概念由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Durkheim Emile)引入现代社会学的。他认为失范是“一种规范缺乏、含混或社会规范变化多端以致不能成为社会成员提供指导的社会情境。”[]也就是说,凡是存在着不明确的、彼此冲突和分散的规范的地方,个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制约丧失,失范就产生了。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Merton Robert)认为,当社会的文化和结构之间存在紧张或冲突时,越轨就可能发生。在默顿看来,有两个因素在理解越轨行为方面极为重要:(1)以文化或规范的方式描述的目标;(2)以结构的方式描述的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当个人以正统手段去实现正统目标时,个人行为是符合社会要求的。当目的与手段之间出现不一致时,失范就产生了。所以,失范是“社会规定的目标同决定着达到这些目的的规范不一致。”[]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期,旧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规范体系因不适应社会发展而逐步丧失控制社会行为的功能,而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规范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处于所谓的“规范真空”[]状态,即所谓的“失范”状态。这一状态的存在,使得个人缺乏行动的指南,容易导致行为越轨。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过程之中,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社会辨别能力较差,故社会失范对其行为的影响就更大,其行为越轨的可能性也就更大。失范理论对于社会转型青少年学生越轨行为增多现象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三)文化传递理论

文化传递理论认为越轨行为是从一个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中习得的。社会学家研究发现,如果越轨行为在某一群体或社区中已经作为一种文化模式而存在,它就很可能被传播给新来者和年轻人。但是,为什么在同一社会环境下有些人选择了越轨,而另一些人却选择了遵从呢?文化传递理论指出,每个人都受到了遵从和越轨的双重影响,人们采取哪种行为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1)与他人接触的强度;(2)发生接触时的年龄;(3)与越轨行为者接触和与遵从者接触的比率。该理论认为,与教唆越轨的人联系越密切,接触的次数越多、越频繁,且接触时的年龄越小,当事人变成越轨者的可能性越大。[] 文化传递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因不良亚文化群体如家庭、社区、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学生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学生行为越轨。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的越轨行为与其父母、伙伴的不良影响有关。根据文化传递理论,与越轨者接触的时间越长,接触时的年龄越小,关系越密切,越轨的可能性就越大。父母与子女之间有天然的亲密关系,父母的道德缺陷和不良行为会给子女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子女正处于初级社会化过程中,他们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很容易受父母不良行为的影响而走上越轨道路。 同辈群体可以满足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得不到满足的各种需要,促进学生之间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增强合作意识和能力。但是,消极型学生同辈群体为了满足其在学校和家庭中难以满足的平等需要,有时其活动会背离学校教育目标,形成“反学校亚文化”,学生生活在这样一个群体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容易诱发各种越轨行为的发生。

(四)社会控制理论

社会控制理论认为,越轨(犯罪)是由于人们社会联系的纽带弱化所引起的。该理论认为,我们大多数人之所以不会越轨,是因为我们接受了一些关键社会纽带强有力的约束;但是,这些起约束作用的关键社会纽带在越轨(犯罪)者那里却呈软弱状态。这些纽带包括“附属”、“奋斗目标”、“参与”和“信仰”等。[]“附属”指的是附属于其他遵从者,特别是父母和同辈;“奋斗目标”指的是投入时间和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a244423a5e9856a5612601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