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幼儿园一日生活里,要创设宽松、自由、丰富的活动环境,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让幼儿自主选择,自主发展。小班的幼儿年龄小、情绪波动大、易受环境的刺激和影响,而且在情感上有较大的依赖性。特别是开学初,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氛围,有着不同的个性等。他们从未与这么多的陌生人物相处,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是局外人是孤独的。在小班所有的区域活动中,最让幼儿熟悉、感到亲切的游戏环境莫过于娃娃家。 娃娃家游戏是让小班幼儿最快脱离分离焦虑,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游戏活动,同时也是对小班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在促进幼儿发展中的作用和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是其它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和比拟的。我们应充分利用娃娃家游戏,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俗话说,美丽的花朵离不开园丁悉心的照料,同样,小班幼儿在通过娃娃家游戏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离不开教师正确的指导。 一、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阶段创设不同的娃娃家游戏环境 入学初,小班幼儿处在分离焦虑阶段,教师所创设的娃娃家环境必须尽可能的贴近幼儿的生活,突出“家”的真实感、温馨感,让孩子找到家的感觉。例如,创设一个有许多抱抱娃娃,以及其他成型的玩具,有厨房、有小床等等的一个大家庭。在幼儿基本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后,我们根据幼儿兴趣调整游戏环境、材料,在满足幼儿最初刚入园需要的同时,进一步根据幼儿发展,有计划地调整材料,创设单独的“娃娃家”游戏区。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分别到不同的娃娃家游戏。例如,在一个娃娃家中多放几个娃娃,供幼儿给不同的娃娃穿衣、喂饭;在另一个娃娃家里放置各种食材供幼儿制作各种好吃的食物等;还可以在娃娃家摆放一些半成品的玩具,例如:泡沫纸做的幼儿可以自己动手串的“鱼串、肉串、豆腐干串等让幼儿自己去制作完成。 二、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发展与角色相关的情感和责任感。 “娃娃家”也是角色游戏的一种,因此,首先要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要让幼儿明确你是娃娃家中的“谁”,你应该做哪些事情,怎么做。例如: 案例:瑶瑶在娃娃家喂“宝宝”吃面,她不停地用手将面条塞到宝宝嘴里面,玩的不亦乐乎……教师问:“你在干什么?”瑶瑶:“我在喂‘宝宝’吃面。”教师:“你是谁?”瑶瑶:“我是倪昕瑶。”教师:“那‘宝宝’的妈妈呢?”瑶瑶:“不知道。” 分析: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还没有很好的树立角色意识,不能认识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身份。 措施:1、为了帮助幼儿树立角色意识,我们请家长将家庭成员的一些活动情况拍成照片,并将照片张贴在“娃娃家”的墙壁上。请幼儿看一看,说一说,讨论一下他们每一个人不同的身份,还有他们都在做哪些事情,他们是怎么做事情的。 2、强化角色,再现生活,引发经验的迁移。教师可以启发提问:“你小时候,爸爸妈妈是怎样给你喂面条的呢?是直接用手喂得吗?可以用什么工具喂宝宝呢?“你喂得那么快宝宝来得及咽下去吗?该怎么做呢”“这面条好烫呀?可以怎么做呢?”幼儿在与教师、同伴的互动交流中,习得经验,感受游戏的快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afa598af0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