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读后感(最新)

时间:2022-04-20 21:38:2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昨晚到今天,《人生的智慧》大体浏览了一遍。这一次有新感悟,而仍欠缺细致翻阅。下次吧!

叔本华的思想,那“要么庸俗要么孤独”略显自命不凡,而他的确是有这底气的。他终其一生都在探究他的哲学人生,并且发扬光大,影响了后来的许多许多人。后来人或是承前启后或是汲取叔本华的思想进行文艺创作,不在少数。

人类群星闪耀的一颗,一定有叔本华。

哲学是爱智慧的,是自由的,是理性的,是不怕被推翻的。它也总在我头脑纷乱之际给予一些清醒反思的帮助。似乎回到了从前对哲学的饶有兴趣中。

它的包容、百家齐鸣,是吸引我的。我很想看一看,究竟人类的精神有多大不同,每个人又是如何寻找存在的意义。

哲学不要求读者将作者的思想作生活准则,因为那是作者的思想。作为读者的我,只将它作为了一个切点、窗口,窥见不同时期不同人们的扣问。

《人生的智慧》最击中我的是它给予“个性”的空间。叔本华认为,人们应该合乎自己的个性去走自己的路,填充自己的人生经验。而不是模仿别人。

没有觉醒的人,难以走到深远地带。人呐,总有探求内心的欲望,哪怕片刻。有需求就有行动,但行动也可能半途退回。还是需要锻炼定力。

总有人探讨是做快乐的猪好还是痛苦的苏格拉底好。我既成不了苏格拉底,也成不了猪。但我愿意做那个问问题的人。

当我看到《人生的智慧》最后部分,这段话是最触我心的,它说:“人生前40年提供了正文,随后30年则提供了注释。生命临近结束的时候,就犹如一场假面舞会结束了,我们都摘下了面具。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才看清楚我们在一生中所接触的、与之发生关联的都是些什么人。”

我们也就看见了自己是什么人。

一本书或者一堂课只要有一句话能触动我们,那就是一本好书、一堂好课了。如果把一次触动比喻为一朵浪花,那么,在读这本书时,你会觉得波涛汹涌,浪花翻滚!在阅读前,下了很大决心,要求自己一定要沉下心来仔细领悟,因为总认为和哲学相关的书籍都是深奥、晦涩难懂。但当我翻开书时,吃了一惊,因为它娓娓道来,通俗易懂,且翻译本的文笔优美,引人入胜。《人生的智慧》是德哲学家叔本华的力作,正是此书让其晚年得享盛名,让更多人了解其独具一格


哲学思想。都说叔本华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但在我看来,他也有积极乐观的一面,本书虽名为“智慧”,其实是叔本华的“幸福论”,也可算作他的自传。

叔本华把幸福观分为绝对和相对两个观点,到现在我都还没有完全认同叔本华的绝对幸福观,即幸福是虚幻的,而痛苦才是具体存在的。但也不反对,主要是找不到反对的理由。相对观是幸福的原因存在于我们的自身之内,而不是自身之外,从理论上我赞同这个观点,但现在却没办法在认同的基础上去实践,换句话说,我还对他的观点存有一丝怀疑、一丝侥幸,这种认同还没到骨子里去,我需要时间来消化和沉淀,或许待自己真正读懂他的思想后我会认同,倘若这样,那便是最好的收获。

叔本华认为决定凡人命运的根本差别在于三项内容,一是人的自身即在最广泛意义上的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及其潜在发展。二是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亦即财产和其他占有物;三是人在其他人眼中所呈现的样子即人们对他的看法,可分为荣誉、地位和名声。在这其中,人与人之间的第一项差别是大自然划分下来的,由此可推断,这些差别比起第二、三项的差别于造成人们的幸福抑或不幸福会产生更加根本和彻底的影响,因为后两项内容的差别纯粹出自个人自己作出的判断和决心。同时,在他看来人的内心快乐或痛苦基本上就是人的感情、意欲和思想的产物。而人自身之外的所有事物,对于人的幸福都只发挥间接的影响。每个人所生活的世界首先建立在这个人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之上。浅显的说,正如每个人都囿于自己的皮囊,每个人也同样囿于自己的意识。一个人只能直接伴随他的意识而生活,外在世界对他帮助不大。 接着叔本华分别针对人的自身的东西与幸福的关系做了分析。首先是个性与幸福的关系,他借助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一书中的观点来表述,即构成现实的客体部分掌握在命运的手里,因此是可以改变的;但主体部分是我们的自身,所以,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不可改变的。 叔本华的这句:“一个人所能得到的属于他的快乐,从一开始就已经由这个人的个性决定了”。这理论的虽然东西听得迷迷糊糊,不过想起来还确实是。他在说个性对幸福的影响时顺便说的这句话,让我感受挺深。说:“人的幸福取快于我们的个性,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却只是考虑运气、拥有的财产,或者我们在他人心目中所呈现的样子”。想想在当今社会,有多少人值得可怜啊!前段时间网上传出的那个宁在宝马车上哭,不在自行车上笑的女孩和那几百万专职的彩民等等,他们的幸福基础是多么的脆弱。

对于人的幸福,人的自身确实较之于人所拥有的财富更为重要,但是,常人追求财富比追求精神情趣要来劲千百倍。幸福来自自身之内,

而非自身之外。

以此为题,不仅因为逼格高,还因为作者对孤独的讨论贯穿了整本书,此书看下来,100%懂的,我敬他为哲学大师,能掌握其60%要领的,我敬他为老师,反正我看完还是愣头青一个,所以不对此书做出评论,仅摘取文中醍醐灌顶之句以铭记:


1、关于健康的讨论:一副健康、良好的体魄和由此带来的宁静和愉悦的脾性,以及活泼、清晰、深刻、能够正确无误地把握事物的理解力,还有温和、节制有度的意欲及由此产生的清白良心——所有这些好处都是财富、地位所不能代替的。(这得到自己年龄逐渐变大随之身体机能下降,以至影响精神思考力时,才能深刻领悟,不幸的是我已经察觉到了)

2、幸福的两大死敌:痛苦和无聊是人类的两大死敌,关于这一点,我可以做一个补充:每当我们感到快活,在我们远离上述的一个敌人的时候,我们也就接近了另一个敌人,反之亦然。所以说,我们的生活确实就是在这两者当中或强或弱地摇摆。这是因为痛苦和无聊之间的关系是双重的对立关系,一重是外在的,属于客体,一重属于内在的,属于主体。外在的一重对应的是生活的艰辛和匮乏所产生的痛苦,另一重则是因丰裕和安定产生的无聊。(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没有钱和有钱之后仍然痛苦的原因)

3、关于闲暇和幸福的关系:闲暇是人生的精华,除此之外,人的整个一生就只是辛苦和劳作而已。只有闲暇使人得以把握、支配自身,而那些自身具备某些价值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幸福的。对于大多数人,闲暇只会造就一个无用的家伙,无所事事无聊烦闷,他的自身变成了他的包袱。

4、骄傲和虚荣的差别:前者是确信自己拥有某一方面突出的价值,后者则是尽力使别人相信自己拥有某一方面的价值;(好精辟的剖析)

5、人生智慧的首要律条:快乐是否定的,痛苦是肯定的,即快乐是存在于我们生命中某个片刻式的愉悦,而痛苦则是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所以,理性的人追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悲观但好像就是这么回事)

6、关于快感(快乐的感觉):每种快感的产生都只是一种需求的缓解,这就注定了快感所带来的喜悦都是短暂的。(这就好比食物之于饥饿,饱餐之后的满足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b98c98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