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路——数学国度里的奇异琵琶 作者:河南豆党锋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中旬刊》 2012年第5期 河南 豆党锋 【素材直击】 2012年3月20日下午,中南大学决定:从今天开始聘请22岁的刘路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刘路成为目前中国最年轻的教授。 据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介绍,中南大学此举是为杰出青年人才提供更好的平台: “我们把他聘为教授级研究员,让他尽可能多的从事科学研究,到国内外、到全世界、到设备领域最好的地方去讲学、访问,丰富他的阅历,给他的科研提供更好的平台。” 据悉,2010年, “数学奇才”中南大学大三本科生刘路破解了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震惊国际数学逻辑界。2011年10月,学校特批刘路硕博连读,为其“量身打造”培养方案后,还将其作为青年教师后备人才,进入数学家侯振挺教授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刘路以其卓越的研究成果被提名“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希望之星”,将受邀于3月31日参加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礼堂举行的颁奖大会。 和“数学奇才”头衔一样, “最年轻教授”让刘路再度成为热点人物。据中国经济网报道,刘路在接受学校这份“厚礼”时说: “‘影响世界华人’这几个字让我感到非常荣耀,但同时也非常沉重。我今天站在这里,感到非常幸运,我最庆幸的一件事就是我坚持了自己的兴趣,一直把自己的兴趣放在首位,把它延续了下来,没有动摇。” 中南大学“不拘一格降人才”之举,在这个学术明星稀缺的年代,可比“大旱之望云霓”。人民网评论指出,刘路能够为公众带来短暂的喜悦,但潜规则盛行、行政化问题严重的大学风气似乎又让公众的希望伴生着失望。 同时,这一与高校人事管理政策冲突的聘任,也招来许多非议。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省略环节破格提拔刘路为正教授的做法有揠苗助长之嫌,这种推崇少年天才的做法太过功利化。 【素材解读一】 长期以来,很多人一直在追问“为什么我们国家出不了天才”,刘路的出现好似有意无意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在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背景下,怎样尊重个人兴趣爱好、建立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的问题,再一次被摆到了台面上。实质上中国自古以来并不缺乏像刘路这样的少年天才。战国末期秦国之甘罗、汉末曹操之子曹冲等都是典型。甘罗12岁奉命使赵,留下了“十二拜相一奇人,名载青史数千春,千秋古柏历沧桑,神童佳话传至今”的千古传奇。曹冲五六岁时的智力就相当于成人,留下了“曹冲称象”的天才故事。但时至今日,为什么这样的天才越来越少呢?所以,对中国现有的教育体制来说,刘路是一个偶然。但刘路是幸运的,中南大学也是幸运的,如果未来中国只有一个刘路的话,那也许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悲哀。 【话题链接】 教育、人才、兴趣、个性、特长、尊重…… 【素材解读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bde752c93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