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与基础性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与基础性 家庭教育既有起点定调的作用,又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良好延续的基本。由于家庭教育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每时每刻、每点每滴的事情上,有意识地统筹安排有效家庭教育策略,能够实现良好教育。孩子在家庭里最重要的是他养成了一种什么样的习惯,形成什么样的性格,通过这样的习惯和性格可以看到一个人未来的行为方式和人生命运。 标签:家庭教育;重要性;基础性 未成年人教育由三大版块构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排列第一位。换而言之,家庭教育既有起点定调的作用,又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良好延续的基本。由于家庭教育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每时每刻、每点每滴的事情上,有意识地统筹安排有效家庭教育策略,能够实现良好教育。 正确的家庭教育给孩子的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的话才能够让孩子在一生中比较顺利的成长。家庭教育重要性在国际上有一个著名报告叫《科尔曼报告》。1964年美国詹姆斯·科尔曼教授带领一个研究小组收集了美国各地4000所学校60万学生的数据,进行了美国教育领域最大规模的调研。然后他们对这些调研材料大量地进行了分析,到了1966年,科尔曼向国会递交了《关于教育机会平等》的报告,这就是美国社会学史和教育史上著名的《科尔曼报告》。报告经过比较后得出结论: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背景,是人一生成长的底色。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在中国关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基础性有一个说法: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西方也有一个类似的说法: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中、西方两种不同说法都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某种意义是它的基础性。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讲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呢?意味着孩子三岁与七岁具备的秉性影响他的一生,孩子在三岁与七岁掌握的是什么东西呢?基本上没有上学,掌握的不是学科知识,掌握的是三岁与七岁形成的习惯和性格,是影响一生的东西。有一种说法:家庭是创造人类性格的工厂。孩子在家庭里最重要的是他养成了一种什么样的习惯,形成什么样的性格,通过这样的习惯和性格可以看到一个人未来的行为方式和人生命运。 一、重视教育先从尊重开始,有一些家长通过独裁打压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去反思,孩子在家庭中是什么角色,有家长就认为,不管是三岁、七岁还是十八岁,直至大学毕业你都是我的孩子,你还是得听家长的。孩子的角色应该怎样的定位呢?我们都是在有家庭文化中成长过来的,长辈、父子地位的确立与文化的形成,从来都不是平等的,在家庭中很少民主的。现代来看,对孩子成长家庭教育更科学的理念,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做法应该是家庭成员平等对待。孩子虽小却是独立的人,和孩子的事情应该和他商量,平等地探讨问题,让他有独立的思考,让他在家庭中对事物有发言权、话语权,从小建立一种朋友之间平等的、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开展家庭教育很重要的基础和氛围。如果不是这 样的环境,就是居高临下:“我教育你只有听命,我的话绝对正确,你做任何事都要听命于家长”。这样孩子很难有创造性与独立思绪,也很难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心态阳光的成人。 独立意识强,比父辈、祖辈的独立意识都强。你不能打我,我同意了你们才能怎么怎么样。如果家长太独裁,去施压会起反作用,会发生一些特别极端的案例。家长的做法上肯定有许多误区。 二、提倡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民主、平等是新时代亲子关系的准则,既具体又抽象,亲子关系用一个形象的说法就是建立一种朋友关系。如果家长想与孩子良好沟通,必须把自己放在一个朋友关系,而有的家长担心,如果与孩子成朋友关系没有了威信,我说话你不听了怎么办。作为朋友关系,一方面,你不能随便骂朋友吧,更不能随便打朋友吧。书籍及名人相关介绍中也提到,家长与孩子都是朋友关系。如女剧作家王海鸰与儿子就是朋友关系,平等地讨论问题,朋友间关系就可以处理好亲子关系。但孩子作为未成年人,在有些事情上家长帮助孩子坚守原则,把握处理的度,要懂规矩,从小建立起通过朋友讨论、沟通、讲道理来逐渐建立起自然发展、全面发展、充分发展的家庭环境。 三、家庭教育需要向家长慢慢去引导,输送这方面的知识。推广家庭教育有好的措施,如全国妇联出台法规层面的建设、设置儿童纲要推进家庭教育的一些目标任务。研究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出了一系列关于家庭教育专家讲座、光盘、书籍、辅导读物,巡讲、个案辅导。家长需要在实践中提高能力,感受与孩子互动教育的更好建立,利用社会力量开展活动。对女童的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子的家庭教育,青春期的家庭教育等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互动中有收获。教孩子先教心,再教义,再教形。八零后年轻的父母们对孩子心理了解欠缺,儿童有自己的思维特点,了解儿童思维特点非常重要。家庭教育不是生而知之,必须要学而知之,学而知之首先面对最基本的规律:1、掌握家庭教育的特殊性,或者说家庭教育的特点,区别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为教而教,为学而学,学校的目的很清楚,学生去的目的也很清楚;家庭教育的目的恰恰相反,家庭教育的特点是:不教而教,不学而学,就是说父母在不教之中实际上教了孩子,孩子在不学之中实际上就向家长学习了。孩子的社会行为是从模仿成人开始的,接触到的成人首先是他的双亲,成人的言行有意无意是在教育儿童;2、掌握儿童思维的特点,儿童在七岁前是不具有道德和是非性质的。如小孩子偷东西与说谎,在儿童的观念里不是存在是非过错的。因此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如在上海世博会上,有孩子总是要家长抱,问题不是出在孩子懒得走路,问题是孩子回到家后,说自己眼里看到的全是腿,太枯燥了,在妈妈怀里可以看到五彩的世界。另有国外研究表明,孩子说谎是自己的认知的发展,不是道德问题,但家长需要在他七岁时告诉他说谎是错误的、有危害的。 总而言之,家庭教育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是系统工程。有许多父母不是不想去做好的父母,合格的父母,而是真的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入手,从哪里开始改变。作为父母是非常需要对家庭教育的概况进行学习的。因此,学校教育中应该面向家长提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在孩子身边要去改变家庭教育的观念。可是对于留守儿童,特别是3.37%农村留守儿童是单独居住的,相对应的儿童高 达二百多万,没有父母在身边,他们的教育令人担忧。学校应该思考由谁去完成。政府主导,社会各界、邻里社区一起奉献爱心,提供力所能及的教育援助,但家长第一监护人的责任不能懈怠、不能放弃,其他人都替代不了监护人,简单的放任自流,后果很严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c09b9d387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5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