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逆差研究综述报告 一、比较优势理论 国际贸易纯理论的开端起源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他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2010)在绝对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的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不限于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而获得比较利益。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为国际贸易理论奠定了重要基础,尤其是他的“比较成本”的概念给后人许多启示。20 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又进一步从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别来阐述贸易的基础。虽然他们不是从生产技术而是从生产要素配置的差别来解释生产成本和价格的不同,但他们关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土的理论仍是建立在比较优势而非绝对优势的基础上。 赫克歇尔(2012)和俄林克(2012)服了斯密和李嘉图贸易模型中的某些局限性,认为生产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而不仅仅是劳动力,资本、土地以及其他生产要素也都在生产中起了重要作用并影响到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而且,他们注意到了不同的商品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有些产品的生产技术较高,需要大量的机器设备和资本投入,这种产品可以称之为资本密集型产品。有些产品的生产则主要是手工操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种产品则称之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另外,各国生产要素的储备比例也是不同的。有的国家资本相对充裕,有的国家劳动力相对充裕。因此,产品生产的相对成本不仅可以由技术差别决定,也可以由要素比例和稀缺程度的不同而决定。一般来说,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国家,劳动力价格会偏低,因此,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成本会相对低一些。而在资本相对充裕的国家里,资本的价格会相对较低,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可能会有利。因此,根据赫克歇尔和俄林的理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以换取那些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或要素票赋比例上的差别。赫克歇尔和俄林的比较优势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纯理论的核心。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世界贸易的一半以上都发生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间以及相似产品之间,对此传统的贸易理论无法给于合理的解释。之后,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大量出现,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产业内贸易理论。 所谓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产业部门具有相似的要素投入和消费替代性的产品,通过外部或内部市场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双向流动,也就是说,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既进口又出口同一产业部门产品的现象。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基本前提和假设包括两大方面:(1)社会经济各部门的产品存在产品差异,各国需求具有多样化偏好。(2)每一种差异产品在存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生产。较之于传统贸易理论的前提与假设,这一贸易理论的假设更符合当前经济实际,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成功地描述了当今国际贸易领域的各种现象,可以说是当今的标准国际贸易理论。 三、中国对亚洲贸易逆差研究 近年来,许多学者都十分重视中国与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问题。严飞(2009)指出造成中国对亚洲贸易逆差增加的主要原因有: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资本进入增加,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部分国家与地区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并提出中国必须加强与亚洲的经贸关系,协调贸易关系,保持稳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拓展贸易领域,平衡区域贸易。于津平(2011)指出中国的出口与印度尼西亚、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的进口之间互补性较小,而中国的进口与中国台湾、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出口之间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因此与上述经济体合作关系的加强而导致中国贸易顺差的减少的可能性非常大。 其中,集中分析中国对亚洲单个国家贸易逆差现象的文献也非常多。马常娥(2013)认为,中韩贸易逆差与日俱增,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又有明显的体制特征,还有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解决中韩贸易逆差的对策一方面应加快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和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步伐,另一方面应加强中韩政府双边磋商,营造一种宽松的贸易环境,促进我国对韩国出口贸易的增长。叶静怡、王沛(2014)认为,韩国国内市场相对狭小、市场进入限制以及中国具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c2a012813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