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喻文化”背景下教师主体性发展的思考 作者:温志红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7年第6期 温志红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22) [摘 要]主体性教育更多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忽视了教师的主体性,教师主体性的发挥对学生的主体性起着重要作用。“后喻文化”时代产生了文化反哺现象。因此,对教师主体性发展,教师应转变观念,构建自我发展、不断自我反思和终身教育的教师自我更新发展模式,拓宽多元化的发展渠道。 [关键 词]后喻文化;终身教育;教师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7)16-0102-01 一、“后喻文化”的内涵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提出了举世闻名的“三喻文化”理论,她认为“文化的传播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晚辈向长辈学习的文化;“并喻文化”是指长辈和晚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后喻文化”是年轻人对新观念、新科技良好的接受能力在许多方面胜过长辈,长辈向晚辈学习的文化[1]。 那么,“后喻文化”时代呈现出怎样的特征呢? (一)知识快速更新 米德认为,二战后期发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社会从“并喻文化”转向“后喻文化”的标志。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以及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使知识呈现爆炸式的增长。 (二)知识获得更加便捷 在“后喻文化”时代,学生通过电视、社交网络、移动终端或其他手段会比家长和教师更早、更多地获得信息。学生对不懂的问题,也不一定请教教师和家长,在网络上各“贴吧”发个帖子,很快就有热心人士给出专业解答。 (三)文化反哺现象突出 什么是文化反哺?周晓虹教授用“文化反哺”指在急速的文化变迁时代所发生的由年青一代将知识和文化传递给他们在世前辈的现象[2]。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产生强大的新教育功能,为年青一代的学习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开始“反哺”教师,晚辈开始“反哺”长辈。 二、对教师的主体性发展的影响 教师主体性发展的内涵,教师对教育之道的高度认同,对自身发展的自觉追求和深刻的内省,积极主动协调处理各种矛盾,主动探索适合自我发展需要的有效途径。“后喻文化”下,对教师主体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外在驱动 1.知识总量加大,学生获取知识途径增加 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呈多元化和开放式;获得知识、信息的速度大为提升,以及获得知识的数量急剧增加。现代学生可通过多元开放的传播媒介特别是网络获得无穷的信息,教育者不再是他们唯一的信息来源。 2.学生学习能力增强 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方式与教师的知识体系不同,教师的教学经验对学生来说可能已过时了,教师要不断思考自身的发展问题。 3. 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 “后喻文化”时代,学生从小生活在文化反哺现象中,使得学生意识到自己是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者和社会文化新成果的创造者。这必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自主精神。 (二)内在需求 “后喻文化”时代下,教师意识到自身知识储备赶不上网络的更新速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不再适合现在学生,有些教师已赶不上时代步伐。所以教师对自身的发展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教师主观上想要去学习新知识和提高自身能力。 三、顺应“后喻文化”时代要求发展教师主体性 (一)转变观念 教师应遵守人格平等、合理交往等原则进行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的角色也应由对学生发号施令转向平等相处。 (二)教师构建“自我更新”的发展取向 “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总是不满足教育现实,以自我发展意识为强大内驱力,通过自我反思,进行终身教育,形成终身自我发展,最终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 1.教师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 教师的主体性发展的关键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发展是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形成高度的职业责任感。自我发展意识越强,对自身发展的责任感就越大,参与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自觉性就越高,教师主体性发展呈现更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教师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解析和修正,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反思可以是专业知识、教学实践的能力、专业的精神等,也可以是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主体性发展的最有效方式。 3.教师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理念要求每个人都需要终身不间断地学习。终身教育的过程,是教师主体性体现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终身自我教育是教师主体性发展的途径,是实现教师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的源源动力。 (三)教师自我发展渠道多元化 在“后喻文化”时代背景下,教师应重视自身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提高,要从传统的单一的书本获得途径转变为多元的获得途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向人们展开了一个崭新广阔的学习世界,为教师提供了自主学习和研究的权利和机会。 参考文献: [1][美]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周晓虹,周怡.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2]周晓虹.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反哺意义[J].青年研究,1988(1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c3f07380a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