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时间:2023-11-23 20:18:2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精品文档

教师专业发展网络课程作业

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教育中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发展受到压抑,无法让学生进行真正的主体学习,更谈不上创造性。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传统的教师权威式的师生关系应让位于平等的、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的交往方式,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应得到充分的尊重。只有这样,创造性学习才有可能。

一、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今教育改革中提得最多、最响的一个问题,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学生的主体意识不会自然形成,需要老师长期不懈地逐步培养。主体意识与能力培养的主渠道是构建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

1)树立学生主体观

树立学生主体观是指把学生看成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把学生的学习看成外部知识主动纳入学生知识结构的过程。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虽有不足和幼稚,但却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且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人。树立学生主体观就是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变学生单向从老师或课本接受为多维接授,变传统的灌、管、压教学为启、引、导教学。

2)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新型师生关系

我国自古以来,就讲师道尊严,老师高高在上,说一不二,学生对老师唯言是从,不敢越雷池半步,久而久之,就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埋没甚至磨灭。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首先要打破这种教学专制,实现教学的民主化,教师要敢于放下架子,丢掉面子,与学生建立坦城、平等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一种敢说、敢想、敢做、敢于说的开放氛围,这样不但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了学生的潜在主体作用,主体意识更加强烈。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方面。物理学习习惯包括坚持预习的习惯,做题规范的习惯,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习惯,敢于质疑、善于提问的习惯等等。学习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必须通过老师的耐心指导,长期监督,经常训练,才能逐渐成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行动,老师要让学生课前主动预习,主动思考,自己总结,让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优化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注入式的满堂灌教学,课堂节奏缓慢平板,无起伏波澜,课堂气氛如死水一潭;放羊式的满堂问教学,课堂节奏呈无规律的急促跳跃,课堂气氛要么热闹,要么沉寂,教师情急,学生心慌,因此,老师应学习和实践先进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尽可能做到生动形象,灵活多样,通过新异的刺激,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创造愉悦的氛围,以求符合学生喜新好奇,情绪易变,趣味多样的性格特征。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通过眼、手、口、脑的各种活动获得学习的乐趣,培养健康的个性,唤起求知的欲望,强化学习的动机。灵活运用好的教学手段和教法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举足轻重。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是面向全体学生,激励培养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群体中存在差异是必然的。如果教师教学程序的安排中照顾了少数学生,疏远了数学生,势必会挫伤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的积极性。只限于几个学生的课堂提问、做题和实验,无论师生如何配合,整个课堂气氛也活跃不起来。教师要对全体学生充满真挚的爱,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观念。教师喜欢聪明勤奋成绩优秀的学生是很自然的,但更要尊重、爱护关心每一位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让每个学生体会到被

.


精品文档

尊重、被关爱的温暖、激励强化全体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如每接一届学生我都首先要下功夫记准他们的名字,并主动热情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身体状况及家庭是否有困难并影响到学习等。开学不久,课上课下能准确喊出学生名字,找学生谈心。学生被老师尊重,关爱所感动,自然拉近了师生间距离,和谐亲密了师生间情感。

不少学生感到物理难学,缺乏持久的兴趣,也有的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顽强的求知欲。这都需要教师去耐心地了解学生,包括心理素质、学习方法、意志品质、学习困难及知识中的难点、薄弱环节等。教师备课时应该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认真掌握学生情况。只有吃透学生情况才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只有教师讲的学生都渴望学会,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只有教师引导得当,才能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学生群体的学习主动性要靠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和鼓励,同时也靠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和你追我赶。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形成积极向上、愉快学习、互相合作的浓厚氛围。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生问。只有问题的提出,才有问题的解决,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创新。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提出问题才能开拓进取,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精神,也只有提出问题,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人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问、好问,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物理教学是科学教育的一部分。科学教育指出,让学生应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须在探索发现中进行,如果不亲自实践,就很难发现科学方法的要素和关键。而这种进行探索的过程正是科学方法内化为自己认知图示的过程。一旦完成这一过程,科学方法便成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信息单元,就可以随时调用,使能力得到发展。所以,问题是物理教学的核心,物理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习物理的关键,也是物理教学的目标。

四、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

人的主体性就是人作为社会生活主体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表现出来的根本特性,包括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独立性即自主性,是对自我的认识并促进自我不断完善。主动性是主体在活动中个性能力的主动展现,是对现实的选择,对外界环境积极适应的能动性。创造性是主体在活动中追求新颖、独特和有价值,是对现实的超越。所有这些都是主体在活动中生成的,生成的前提是主体参与到活动中,离开主体的参与就谈不上主体性的形成与发展。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培养其主体性的必然要求。据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说,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求知的欲望和自我实现的愿望是推进课堂教学发展的永恒内在动力,因此,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学是学生独立地、自发地按自己的计划、目的和速度去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学习活动。自学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形式,是学生对社会的发展应付自如地保证。学生通过广泛的自学活动,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自如地面对社会生活的变化和发展,使自己成为学习的智者、生活的强者、社会的主人。

自学能力就是指人有效地进行自学的能力。缺乏自学能力的学生一旦走上工作岗位,会遇到严峻的挑战,面临很大的压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这一著名报告中指出:未来的文盲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在当今世界中,个体的学习能力已成为人类的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不仅决定着现实的学业成就,而且是决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97e480d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