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巴黎圣母院》的浪漫主义特色研究

时间:2023-03-27 01:27:2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巴黎圣母院的浪漫主义特色主义分析



摘要:在法国文学史上,雨果以大量的文学作品倡导浪漫主义,其中代表作《巴黎圣母院》达到巅峰。基于此,本文以曲折离奇的情节,大胆夸张的创作手法,对情节场面及人物形象善恶美丑对照性的描述,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浪漫主义特色的风格。

关键词:曲折的情节;大胆的手法;对照性原则

引言:维克多.雨果是法国著名的作家,一生中积极参与浪漫主义文艺运动,被称之为欧洲浪漫主义的核心人物。著有大量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其中《巴黎圣母院》是他的代表作,作品中集所有的创作手法于一身,成为雨果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巅峰之作。 1.曲折离奇的情节

《巴黎圣母院》整体的故事情节扑所迷离,部分情节运用了过度夸张的手法进行虚构,具有一定的戏剧性,在曲折离奇的情节中表现了《巴黎圣母院》的浪漫主义特色。故事情节中,爱斯梅哈尔原名是阿涅丝,是法兰西人,是最底层的妓女巴格特所生,出生不久,就被母亲弄丢了,后来被波西米亚人带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阿涅斯长大成人,流浪街头成了一个卖艺女郎,巴格特在丢失女儿15年过程中,饱受煎熬,但却利用眼前的一双小鞋明白了眼前的爱斯梅哈尔就开始自己丢失的女儿,自己却一直没有把她放入眼中,最后相认之时,却是生死别离的时刻。这样离奇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这部小说中,还有一些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怪诞情节。如对“奇迹王朝的描写”分情节对卡西莫多与爱斯梅拉尔达的尸骨一被分开就化作灰尘的描写,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

2.大胆夸张的创作手法

在这部小说中,还有很多夸张的创作,如耳聋听不见任何声音的卡西莫多,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听到爱斯梅拉尔达吹的口哨声;在圣母院广场前,他用石块、木料和熔化的铅水,赤手空拳,单枪匹马的抵抗了“奇迹王朝”千军万马的疯狂进攻。后来,加西莫多的失踪,两年以后,在墓穴内加西莫多和爱斯梅哈尔


达拥抱在一起的形象,还有“乞丐王国”的生活方式,破罐缔姻的风俗,副主教的密室等等,这些情节都充满了大量的夸张,表现了雨果浪漫主义的独特思想。 3.采用对照性的原则

在这部小说中,在塑造不同的形象中,大量地运用对照性的手法。主要表现在情节和场面的对照以及人物善恶美丑的对照上。以此来展现畸形和优美的临近,粗俗与崇高的共存,善与恶黑暗和光明的共存。 3.1情节和场面的对照

首先是环境与事件的对照,巴黎和圣母院自然环境清新优美,但到处布置的绞架,邢台,低下牢房,存尸墓场,经常发生着无辜人群遭受摧残迫害的耸人听闻的悲惨事件。表达了作者对人间地狱般社会的愤慨。

其次,是两个王朝、两种法庭、两种审判的对照。在封建王朝内部,勾心斗角,冤狱遍布,处处与人民为敌,致使爱斯梅拉尔遭受凌辱与迫害。而在奇迹王朝里,平民,乞丐,流浪者们衣衫褴褛,面部粗野,但在粗浊的外表下,内心充满了善良,彼此互助互爱,具有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封建王朝的法庭貌似尊严,实则残酷卑鄙,罗织罪名,故意制造冤案。“奇迹王朝”审判看似森严恐怖,实则公正合理,既不诬陷无辜,也不刑讯逼供。借着对两个王国法庭和审判的强烈对照,揭示了悲剧的社会根源,增加了作品反映历史,批判现实的深度和广度。在起伏跌宕的情节设置中,更加富裕传奇色彩和浪漫主义气息。 3.2人物形象善恶美丑的对比上

在小说中,既有人物外貌美丑的对照,也有人物内心善恶的对照。如副主教克洛德外表道貌岸然,温文尔雅,但灵魂邪恶阴险,卑鄙狠毒。外表上不接近女性,内心却燃烧着旺盛的欲火,被爱斯梅哈尔达的美丽所倾倒,难以克制内心丑陋的想法,想把她占为己有。在姑娘的拒绝下,他就利用自己手中的宗教权利,和官府相互勾结,将姑娘杀害。相对比,卡西莫多外貌奇丑无比,不仅一只眼,还弯腰、驼背、哑聋。但他内心纯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他在与爱斯梅哈尔结识后,深受姑娘思想的影响,针对身上存在的缺点,敢于自责和改正。在别人处于危险的时候敢于挺身而出,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正义精神。在他的身上集感激、爱护、同情、尊重等多重感情。闪光的心灵是作者心目中美与善的象征。故事情节里对正反人物形象的塑造,高尚的心灵和丑恶的嘴脸的描述,形成鲜明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d8d313851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