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伯恩斯坦教育知识编码理论分析我国课程类型

时间:2022-12-07 15:25:2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依据伯恩斯坦教育知识编码理论分析我国课程类型

【摘 要】伯恩斯坦的教育知识编码理论揭示了社会如何选择、分类、传递和评价教育知识,以及不同的教育知识编码类型与权力分配、社会控制的关系。本文依据伯恩斯坦的教育知识理论,从分类强度、构架强度、课程类型三方面,探讨我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四个阶段的课程类型及其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分类 构架 集合编码 整合编码 课程类型

一、伯恩斯坦教育知识编码理论的内容

伯恩斯坦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教育知识编码理论是其重要思想,该理论揭示了社会如何选择、分类、传递和评价教育知识,以及不同的教育知识编码类型与权力分配、社会控制的关系,理论内容丰富,简要归纳有四点。



(一)教育知识传递的三种信息系统

教育知识的传递是通过课程、教学、评价三种信息系统实现的。课程规定什么是有效的知识,教学规定什么是有效知识的传递,评价规定什么是这些知识的有效实现。”[1]



(二)两个核心概念:分类和构架

教育知识如何在三种信息系统中组织和传递?伯恩斯坦运用分类和构架两个概念,分析了教育知识的内在结构。分类,适用于提供信息系统的结构——课程,指内容之间的差异性,涉及内容之间界限的清晰程度。”[2] 分类强,各类知识之间有清晰的界限;分类弱,各类知识之间的边界比较模糊,知识之间的独立性较弱。构架,适用于规定信息系统的结构——教学,用于分析动态知识传递过程。”[3] 一方面,构架涉及传递内容与非传递内容之间界限的清晰程度,体现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环境中,对教学内容和范围控制程度。构架强,则传递内容与非传递内容之间有鲜明边界,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对内容的选择范围小。架弱,传递内容与非传递内容之间界限模糊,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有较大选择范围。另一方面,构架涉及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社会知识和教育知识之间界限的清晰程度。就两者的关系而言,分类和构架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分类强度和构架强度能够彼此独立地发生变化。



(三)课程编码类型:集合编码和整合编码

在分析分类和构架两个概念的基础之上,伯恩斯坦提出课程编码教育知识编码)的两种类型。所有涉及分类强的教育知识的组织,属于集合编码。所有涉及分类强度明显减弱的教育知识的组织,称为整合编码。”[4]






(四)课程编码类型,体现权利的分配和社会控制原则

教育知识分类与构架的差异,形成了教育知识编码之间的差异,权力结构和社会控制的原则,通过不同的教育知识编码得以实现。集合编码调控的领域,育知识通过分割的等级科目得到组织分配。其特点有:①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控制权较小;②师生关系呈权威等级性;③通过分科形成的专业化知识,使学生较早意识到人与人教育上的差异,明确自己的教育身份及由此形成的社会身份;④学校内部成员的工作边界较清晰,成员之间的垂直联系多,相互关系有较强的等级性。整合编码调控的领域,不同门类的知识之间、传递知识与非传递知识之间、日常社会知识与教育知识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相对于集合编码,有一系列变化:①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权、控制权加大;②师生之间的权威等级关系发生改变,教师权威减弱,师生关系较为平等;③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也鼓励学生变得开放,拥有更多的想法;④学校内部成员之间加强合作,水平联系增多,彼此间的关系更加平等和开放,垂直等级关系会减弱。



二、我国不同教育阶段的课程类型

依据伯恩斯坦的教育知识编码理论,对我国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从分类强度、构架强度、课程类型三方面,探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四个阶段的课程类型。



(一)学前教育阶段的课程类型

1.分类强度:较弱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文件明确提出,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游戏本身就是学科界限较模糊的课程,属于综合课程,分类强度弱。



2.构架强度:较弱

一方面,学前教育阶段,日常社会知识和教育知识的界限比较模糊。学前教育主要教学内容是游戏强调教育知识与儿童生活、经验的联系,属于活动课程。游戏之外的其他教育内容,也与儿童的生活紧密联系,如老师要教会儿童使用餐具、洗涮,日常社会知识和教育知识的界限较模糊。另一方面,学前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有较大选择权。我国没有统一的学前教育课程标准,虽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文件,但此类文件强制性低,指导性高,学校、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实施的控制权较大。



3.课程编码类型

分类强度弱、构架强度弱的教育知识整合编码是学前教育课程的主导形式。






(二)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类型

1.新课改之前的义务教育课程类型

1分类强度:较强。国家教委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规定: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上以分科课程为主,适当设置综合课。但从设置的具体科目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课程,都保持分类强的特点,知识与知识之间界限明确,分科课程占主导,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所占比重小。



2)构架强度:较强。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课程管理体制属集权制,课程大纲、教学大纲、教科书由国家统一制定,教师和学生选择教学内容的权利较小;20世纪80年代以后,虽实行一纲多本的教科书制度,但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的联系不大,且对学生的评价较强调选拔功能,教学内容围绕考试进行,总体而言,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对知识的选择权、对测试知识的内容范围的控制力较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dca0e1ec8d376eeafaa31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