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诗情——新四军诗选_山国

时间:2022-04-01 08:08:2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彭燕郊

像一队慌乱的避难者之群在死亡的威胁下挤聚在一块像一叠叠被飓风吹刮在一起的波浪匆忙地、急遽地、合拢成汹涌的一堆这些高矗入云的大山呵陡直而又尖削的层层叠叠络绎于云雾里的群山呵其中所包孕的自然之深邃的晦暗的神秘是无穷的,不可测的——那用荆棘的锋利的针刺护卫的那用绒软的藓苔覆盖的潜在的永恒的力是人们所来不及设想的„„这

无数座庞然的大山呵如此地起伏绵亘女此之惊心动魄毫不如人们所想象的也不能为人们所想象„„

如此之极天仰止是会教我们平原上的丘陵愧煞的蚂蚁般络绎于谷底和崖边广大的阴凉包围了我们四周尽是一律的,单调的,冗长的乏味的山,噜苏的山,呆板的括弧形的我们徒然希望着一片开朗的郊原可是,在这如几何学图形一样从模型里翻印出来的群山里,所见到的唯有被雨雾打湿的,几乎可以绞出水的丰草和茂树,以及那些繁生于四处的葛藤,蓬蒿,苦艾,藿藜——与许许多多不知名的,多如尘屑的一绺一绺扭结在一起的野卉和杂草若干卑小的村子就坐落在山凹里烟色的茅屋紧偎着,被笼罩于幢幢无定的云影间,如正历着噩梦如此狼狈地交头接耳像恐防会被马上从山国里淘汰出去一样那些像剥了皮一样瘦的山民呵出没于一些不足道的,不值一文的荒村如同穴居野处的猿人,看起来是那样地麻木,迟钝——就像一块锈铁、一片顽石在无以为生的山国里,苟延残喘地偷生着震耳欲聋的瀑布,湍急地飞溅着不断地发出执拗的号哭而又正色厉声地痛骂命运的残酷嘟哝着一些破碎的怨怼之词„„

在它底刺耳的诉说里小村被吓唬得丧尽了勇气有气无力地打着一阵阵寒噤„„

一级级梯田,丛生着乱莠如同古庙里生满青苔的石阶森冷得可怕而“贫穷”就从那儿拾级而登从无以复加的绝顶,俯瞰向匍匐在它脚下的山村投掷出刺心的冷笑和倨傲的睥睨使山国里的老弱残废们更加仓皇地跪拜在它面前那些乌云,信步而来,扬长而去连正眼也不看一下,无睹于这贫瘠的山国的史前般的荒凉——公路,从山的缺口处开刀路,沿着山形走,汽车,溯险道盘旋而上以箭步应声驰掣过去一点好奇心也没有,头也不回地„„

我甚至以为那涧底的黄岩,是营养不良的山国所吐出的痰块,那引泉的竹管是贫血的山国的惨白的血脉那苍黄的小丘是患了黄疸病的那未成形的林子是被阉割了的那飘摇于风啸中的古木是在抽筋是在干咳,是在被瘴疠所蚕食„„

更甚于此哩——这些,都让一般人从狭隘的眼界去絮絮谈论它们奇异的,不可知的外观吧从那望不到尽头的濯濯的童山的砖褐色的远处从那被野火烧过的癞痢头的斜坡的前方极目四望尽是凋零颓败的荒烟与蔓草——倘使我不是健忘的我应该想起这太不相称的交替更换这恍若隔世的大变动(固然,我也深知这不过是暂时的而且我更不会忘记其中包孕的神秘的潜在的力!这儿,这中国的郭甫久鹤中国的却巴耶夫和中国的莱奋生所转战过的山国呵那些用树枝搭草寮于丛林深处三餐吃杨梅和竹笋当饭的中国的“十九个”们是曾经在这里和山民们一起微笑过的像人们所常常说的:内战被残酷的内战所殃及山国是十室九空了或者说,至少十年来的几番战乱,是置山国于更难堪的绝境里了扭歪着的,挨着打似的山国的零落的村子是可怖的沙碛的地以起茧的掌心向央求它的山民们示威而且得寸进尺地窥伺着„„

山民们也只能啃啮那些难以下咽的馍馍用多量的辣椒麻痹味觉就这样,也还不堪一饱但又不


得不咬紧牙根忍耐着„„凄迷的雨雾里翱翔着秃鹰与荒鹫狞猛的峻岩如张着角的野兽牵连着而又中断着的山与山之间何论人烟,连坟堆也很少见只凌乱的杂草披离于断垣间但,那千万年以来就兀立于天地问的高峰呵似乎还在宣示山民们执著的信心和坚贞的爱今天,我们的队伍又从这屈曲的山径间走过以行进号向死难于斗争的同志致敬时而我们嘹亮的号音回响于山谷时而我们高扬的哗笑喧腾破寂静为岁月所改观了的山国呵今天,被改观过的它又将改观了山民们松鼠般地雀跃起来——居然重见到亲切的笑容„„这中间一种从矿脉里冒出来的纯金的毫光闪耀起来而那笑声,也金属般铿锵地奏弄起来了——比天上的仙乐还要动听战旗也迎风招展于山顶猎猎地飘舞不停如像我们,并非为凭吊而来新生的圣火仍在地下延烧!

一九三八年春,脑箭山上4个支队,共1万余人。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193712251zl,新四军军部在武汉成立,19381月移驻南昌。1938年春,新四军一、二、三支队分别从驻地开赴皖南。

这首诗是作者随张鼎丞、谭震林、邓子恢欢率领的二支队从闽西到皖南的行军途中,经过备遭“清剿”蹂躏的苏区时有感而作。诗中的郭甫久鹤、却巴耶夫、莱奋生分别是苏联小说《毁灭》(法捷耶夫著、鲁迅译)《恰巴耶夫》(高曼诺夫著、一译作《夏伯阳》)以及鲁迅称之为表现了“铁的人物和血的战斗”的《铁流》(绥拉菲摩维奇著)中的主人公。

彭燕郊,原名陈德矩,1920年生于福建莆田,19383月参加新四军。他从学生时代就喜欢诗歌,从闽西北上皖南时,一路写了不少诗。在新四军的《抗敌报》上,他第一次发表诗作。此后,陆续在新四军的《抗敌报》《抗敌》以及胡风主编的《七月》等报刊上发表作品。19406月转移到大后方后,在桂林、重庆等地从事文学活动,参加民主运动。1942年出版诗集《第一次爱》时,著名作家聂绀弩为之作序,说“战争给予他以生命、意志和才能,给予他以嘹亮的歌喉和歌唱的情绪与欲望。于是他成了战争之子”。说“战争如果能改造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它必是从我们人改起,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起,从人民的生活改起。它需要新的人,需要对人和事物的新的看法;需要把潜伏在人民的生活底层,心的底层,为一般人所不能看见的东西掘发出来;需要人民的声音;需要人民毫无掩饰、毫无顾忌、倾心吐胆地说出他们的朴质的希望。战争把这任务交给这时代的诗人们,要他们迅速地完成它。彭燕郊就是其中的卓越的一个”。并说“只拿彭燕郊的诗和他们的一比,那‘新诗’和旧诗就都黯然无光了”。19466月,彭燕郊在桂林被捕,被关押近一年后遇“特赦”获释。1949年后,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先后在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学院任教。1955年因受胡风案牵连,在街道工厂劳动。

1979年起,在湘潭大学任教,冤案亦被平反。出版有诗集《彭燕郊诗选》、散文集《高原行脚》、评论集《和亮亮谈诗》等。他在1989年完成的长诗《混沌初开》发表后,在诗界引起巨大反响,被称为是“当代中国散文诗创作的一个爆破,一次突围”,是“中国新诗的混沌初开”。1997年出版的《当代湖南作家作品选》中,有《彭燕郊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df6fa820c22590103029d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