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 王昌龄 古诗 采莲曲这首诗可以看出王昌龄炼字炼意的高超技艺,对中晚唐的诗歌有着重要的影响。 唐代: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上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混进莲池中不见踪影了踪影,听见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注释 ①罗裙:用钓竿而存有疏孔的丝织品做成的裙子。 ②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③芙蓉:指荷花。 ④乱入:杂入、混入。 ⑤看不到: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⑥闻歌:听到歌声。 ⑦始觉:才晓得。 鉴赏 这首诗写下的就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负面描绘,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蓝、荷花与脸庞一样白、不见踪影人影言歌声等手法予以衬托描绘,精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有诗情画意,极富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如果把这首诗看做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就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想她们在这画面上发生,而是使她们夹杂着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并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并使全诗别具一种惹来人玩味的迷人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想,就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 第三大分句“乱入池中看不到”,紧承前两句而去。乱入、杂入、混进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辨别,只有在的定云间细察时才勉力依稀;所以稍诛心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写给的正是矗立凝视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辩,就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讶与伤感。这就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抗拒斜阳伤感、盼而不见踪影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到”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去”必须和“闻歌”联及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踪影”,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绿树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踪影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前颌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绘,更减少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花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继续观望者闻歌神驰、矗立凝视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著青春活力的快乐情绪也洋溢着在这闻歌而不见踪影人的荷塘之中。直至最后,作者仍不想图画的主角显著发生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做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绘,就可以遗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利用动词,展现出采莲女在荷塘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分,花人同类的生动画面,整体表现出来采莲女天真唯美、朝气蓬勃的性格。 创作背景 采莲曲,古曲名。王琦注:“《采莲曲》起至梁武帝父子,后人多拟将之。”这首诗就是王昌龄贬谪龙标时所搞。 在唐天宝七年夏天,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初次与阿朵见面,却是别有一番情趣。那时候,王昌龄独自一人行走在龙标城外,在东溪的荷池,看见了一幅绝美的画面,那就是看见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 ,遂作采莲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fc39a64cc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