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教育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原创: 林敏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基因编辑、脑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发展,教育所受的冲击震撼越来越强烈。教育人如何面对这些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何面对这些不断改变我们学习、交往、工作、生活方式的新科技? 我们每天重复在学校、课堂所做的教育,哪些是不变的,要坚守坚持的?哪些是要调整变化,以适应这“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 说实话,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教育人虽然时时在努力应对寻找答案,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是被现有己固化多年的习惯、规范、架构、心态、甚至话语模式“罩着”走。我们安于校园围墙内、象牙塔中的稳定现状及“惯性”,我们也偏好教书过程中特有的“确定”与“安逸”。 确实,教育与其他行业不同,传统与传承,是知识积累、文化沉淀的首要前提。人类有始以来所创建的知识、文化、文明,首先是通过“教育”这一主要途径代代相传的。 教育的第一确定性便是“传承”,而这一“传承”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学校这一特殊社会组织实现的,由师生共建学习共同体,在课程课堂形式中进行的。 第二确定性是知识文化的传承要通过日积月累、润物细无声、长时段的师生、生生之间的认知、情感的交流、互动、分享中才能见效的。 第三能确定的是无论学习的形式、工具有何变化,学生成才、成人所需的基本价值观,即他们在未来生活中所必备的人格力素养,如道德意识、责任感、同理心,还是一以贯之的。 基于这三个基本点,教育常会严重滞后于社会的变化发展,更关键的是,学校教育是为社会培养未来的人。学校教育太多的确定性会使教育与社会未来的需求脱节更甚。 近年来,教育中的不确定因素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不可控,这也预示着教育变革要迈出更大步伐。 原来分门别类的课程科目式教学,已与现代科学发展相背离,知识的传统分类限制了学生的认知发展;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模式,对学生应对未来生活所必需的能力素养发展造成了很大局限;现有课程与课堂模式,从内容、教学流程、工具使用、结构方法、时空设置、评价标准都充满着可改变的“不确定性”。 可以说,校园中的不确定性无处不在。 原来标准化、整体性、高结构、高控制的管理架构,很难适应个性化、小众群化、师生家校多元化需求的学习模式及人际交往沟通方式。 校长、老师常用的传统“教化”话语,与新一代学生所能感知接受的语言文化也常会“错位”,交流不在一个”频道”。 教学语言、工具、方式老套陈旧,教学效能一定低效,而只能靠“加班加点”,超时“恶补”。 所有校园中的不确定性,都是这个世界与社会带来的真实变化。在坚守“确定性”的前提下,应该张开双臂去迎接这些一开始令人不安,但最后会带来欣喜的“不确定性”。恰恰是这些给我们带来不适感的“不确定性”,才能使我们走出习以为常的“舒适区”,更新传统固化观念思维,改变教学手段与方式,换一种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话语系统,同频才能共音。 教育既要有“传承”,更要有“变革”。 教育最大的不确定性是我们不能精准预测未来世界与社会会发生哪些变化,许许多多的“偶然”与“生成”,小概率事件会变成大趋势。同时,每一个学生个体适应未来世界的生存方式也是千差万别。学校教育不做“算命先生”,而是应将“不确定性”看作是人类面对所有事物及过程的“常态”。知识的不确定性,个体发展、人类活动过程与结果的不确定性,也要融入到教学实践的元认知中去。 “不确定性”才是我们教育创新发展的“突破口”,也是让师生面对未来不确定的人生和世界时,应该提前做出的充实准备。 (本文作者系西外外国语学校总校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01019c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