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编号: EB-1D-DC-EA-B0 20 年 月 日 A4打印 / 可编辑 些公开课的视频 前一阵我准备了一节公开课也搜集了一 第 1 页 共 3 页 文件编号: EB-1D-DC-EA-B0 前一阵,我准备了一节公开课,也搜集了一些公开课的视频,发现公开课有一些流行的语言,现总结、剖析一下: 1、“美美地读”;“读得字正腔圆” 关于朗读,《课标》中有明确要求,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这是规范的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比较容易理解、把握、界定。而美美地读就令人费解,也不好把握。 而字正腔圆,原本是一个唱戏的要求,主要指的是唱,而不是读。用唱戏的要求来要求朗读,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2、“把感情读进去” 这也是朗读方面的课堂流行语。阅读时,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感受到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朗读时,也要读出课文思想内容所表达出的情感,情感来自于语言文字,来自课文的思想内容,不是外加的。“体会”、“读出”感情是关于朗读规范、恰当的说法,把感情送进去,就容易认为这感情是外加的,甚至靠老师煽情外加的。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什么学习的方式、朗读的方式?学生知道、学会了哪些方式?这些,连这样提出要求的老师都不清楚,却常常向学生提出这样的 第 2 页 共 3 页 文件编号: EB-1D-DC-EA-B0 要求;学生也不知道什么是学习方式、朗读方式,自己学到了哪些方式,稀里糊涂。所以,我认为如果需要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这一课、这一段,可以运用到的学习方式。 4、“让我们跟着作者走进……” 这是客套话,一课下来,我们并没有感到走进文本、走进故事、走进人物心灵,仅仅是领着学生梳理了一下课文而已。 5、把学生称孩子 课堂上把学生称孩子有一下不妥:学生走进学校就是走进了社会的人,称作孩子,就如在家没什么分别,就有一种心理暗示,虽然上学了但我仍然是晚辈,需要大人管。二是把学生称作孩子,那教师就是大人、家长、长辈,这种关系是平等的吗?三是把学生称作孩子,不是规范的课堂语言,正规的教育文件是没有孩子一词的。 我总认为,一节好课,应该是实在的,而不是程式化的作秀。 整理丨尼克 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第 3 页 共 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07ffff555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