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琵琶行》与元、白唱和诗 一、贞元、元和之际,随着传奇小说发展,诗坛出现有故事性、抒情性的长篇叙事诗,如元稹《琵琶歌》、《连昌宫词》,李绅《悲善才》,刘禹锡《泰娘歌》等。 二、《长恨歌》、《琵琶行》属感伤诗一类。 三、《琵琶行》《长恨歌》是白最成功作品。 (一)艺术上突出特点是抒情因素强化。与此前叙事诗相比,这两篇虽也用叙述、描写来表现事件,却把事件简到不能再简,在人物心理描写和环境气氛渲染上务求尽情。 (二)抒情性还表现在:以精选的意象营造恰当的氛围、烘托诗歌的意境。如《长恨歌》“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琵琶行》“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等。 (三)语言明白晓畅又精纯确当,“无不达之隐,无稍晦之词”(赵翼《瓯北诗话》); (四)想象、虚构、比喻等手法的运用。 四、唱和诗。 (一)唱和之风。贞元间应进士举者“多务朋游,驰逐声名”(《旧唐书·高郢传》),形成“侈于游宴”的“长安风俗”(李肇《国史补》)代表是权德舆及其领导的文人集团。 (二)元和间出现以长篇排律和次韵酬答唱和的形式,元白是创始者。 1、元白相识之初即有酬唱,此后分别被贬,一在通州,一在江州,虽路途遥遥,仍频繁寄诗,酬唱不绝,即“通江唱和”。 2、元白此期唱和诗多长篇排律,次韵相酬。次韵诗既要严守原诗之韵,又要自抒怀抱,还要写上数百句。如白《东南行一百韵》元《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 3、寄怀酬答的短篇小诗更为真挚耐读,清新有味。如《舟中读元九诗》,元《酬乐天舟泊夜读微之诗》。 (三)元白这类以次韵酬唱为主的短篇长章流传颇广,“巴蜀江楚间洎长安中少年,递相仿效,竞作新词,自谓为‘元和诗’”(元稹《白氏长庆集序》)。“元和体”除次韵相酬的长篇排律外,还包括元白流连光景、浅切言情“小碎篇章”,包括元的艳体诗。 四、交往唱和高潮在长庆至开成间。 (一)由于党争激烈、政局动荡,不少当年曾积极参与政治的文人纷纷退出政坛,集于东都洛阳。 (二)白居易是其中核心人物之一,时而与刘禹锡、裴度等酬唱,时而与远近诗友庚答酬唱,就中与刘禹锡、令狐楚、崔玄亮等唱和尤多,内容以叙写闲情雅趣、思念问候为主。此期编成的酬唱集有刘白《刘白唱和集》,白刘裴《汝洛集》,刘与令狐楚《彭阳唱和集》,与李德裕《吴蜀集》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1723ec235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