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与默写实训 05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向前看不到古代的贤君,向后望不到明主。想到天地之广阔,历史之久远,唯有我啊,独自悲伤,凄凉地眼泪横流!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诗人通过抒发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深刻表达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或者渴望知遇、实现雄伟抱负的强烈愿望),以及因理想破灭而孤寂郁闷的情感,具有深刻而典型的社会意义。此诗是在平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肯定也包含着希望平定叛乱、巩固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感。 诗中,“古人”“来者”指的是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独”字表现了作者孤寂、凄凉的心境。整首诗直抒胸臆,具有苍凉悲壮的感情基调。 这首诗歌风格明朗刚健,是具有“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驱之作,对扫除齐梁浮艳纤弱的形式主义诗风具有拓疆开路之功。在艺术上,其意境雄浑、视野开阔,使得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加鲜亮感人。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楼台高耸,诗人独立,临风远眺,面对雄伟壮丽的祖国山川,激情满怀,思绪万千。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背景衬托,第四句饱蘸感情,凌空一笔,使抒情主人公——诗人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站到了画面的主位,画面顿时神韵飞动、光彩照人。念这首诗,我们深刻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令人为之激动。 【主题】本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表达了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事理悲情。 【写法】整首诗通过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苍凉悲壮的感情基调。 【考点】 一、理解性默写 1.《登幽州台歌》中直抒胸臆的诗句是: , 。 2.《登幽州台歌》中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的诗句是: , 。 1 / 3 3.《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 。 4.《黄鹤楼》中“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两句传达出诗人登楼时内心的孤寂,与《登幽州台歌》中的“ ,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 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面涕下。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面涕下。 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二、阅读鉴赏 1.这首古诗选自《 》,作者是唐代的 。 2.诗人登上 ,看到 ,先想到 ,再想到 ,不禁 。 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人”“者”是指什么人? 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一句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5.赏析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有两个“不见”,它们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7.“独怆然而涕下”属于何种描写?写出了什么?“独”有什么作用? 8.作者在高处观景,为何会“怆然”呢? 9.诗人选择登“幽州台”而歌,有何深意? 10.《登幽州台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1.赏析该诗,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的“古人”指古代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限向往之情。 B.颔联中的“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 C.颈联“念天地之悠悠”中的“悠悠”意为“长远得无穷无尽的样子。” D.尾联“独怆然而涕下”中的“涕”解释为“鼻涕”。 【答案】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174273b6d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