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登幽州台歌》教案 陈子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诵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能凭借注释,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 点拨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从小学开始,我们就接触到了诗歌这一特殊的文学体裁。这种体裁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诗言志。诗人们往往借助诗歌中的一些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登幽州台歌》,看看在这首只有22个字的诗作中,诗人又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怀的。 2、题目解说。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为例,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 3、简介作者,为理解诗情奠下基础。 陈子昂约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后重视,授麟台正字。后迁右拾遗。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被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科辞官还乡,后被县令段简迫害,冤死于狱中。 4、写作背景简介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二、自读诗句,理解诗意。 1、初读古诗。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2、读完后邻座互读,互相正音。 3、分组赛读。 三、深入理解。 现在我们已经读通读顺了诗句,其实每一首诗句字里行间中都隐藏着作者别样的情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诗人的情怀吧! 1、思考:诗中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们该用什么语气读呢 2、全班交流体会。 诗人登上幽州台,放眼山河,思绪万千。他心中到底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不逢时的惆怅之情、怀才不遇的哀叹、报国无门的悲愤、知音难觅的苦闷、建功立业的渴望。”独”字渲染了诗人不可名状的孤独感、“怆然而涕下”逼真的描绘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 四、总结全文、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 登幽州台歌 前 后 古人 来者 悠悠 怆然 寂寞孤独 五、默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3dd217c14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