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贡献与影响

时间:2022-03-29 17:48: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孙中山先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贡献与影响

2011-10-28 11:15:31 作者:陈学凯 【大 小】温馨提示: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开始朗读本文

文章简介: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历史进步的开拓者,是一个激情澎湃的革命家,他的激情鼓荡了中国近代的历史风云。他有他的个性,尽管有某些历史局限性,但掩盖不了他伟大人格的光辉。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接触了大量西方文化,包括西方民主宪政思想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最初的职业是西医,然而,他更是一位立志以西方民主政治及其文明,来改变中国命运的华夏赤子。他和旧中国的文化和政权体制有着彻底决裂的基础,并且具有彻底决裂的勇气。从社会变革的角度来看,他的经历使他的革命性更强,他用激情四溢的革命理想鼓动并影响着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尤其是辛亥革命前后,没有任何人能替代他作为中国民主革命先驱者的地位。 孙中山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

孙中山先生是近现代中国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爱国若命,忧国若身,为国家民族的民主、独立、统一、富强鞠躬尽瘁,终其一生都在为实现中国的统一和民主共和而奋斗。生活在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向痛苦深渊的特殊历史时期,面对列强的“蚕食鲸吞”,孙中山先生对于实现国家统一有着更为深切的体会。他认为国家统一是全民族的共同心愿,“统一是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 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在辛亥革命前,由于清王朝的全面溃败,国家已面临着分崩离析的隐忧。辛亥革命期间,一度出现了南北两大政治力量的对峙与较量,这时如果不能及时化解,则有可能使中国走向南北分治的局面。为了避免大规模的内战,为了迅速实现南北议和的良好意愿,进而不使国家走向分裂,孙中山先生毅然选择了主动退让和妥协的立场。在袁世凯完成使清帝退位,赞成共和民主的条件兑现之后,便辞去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也一再强调,中国的统一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的,并指出“: 中国的各省在历史上向来都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不是不能统属的,而且统一之时就是治,不统一之时就是乱的”。他坚决反对分裂行为,指出“提倡分裂的人一定是野心家,想把各省的地方自己去割据”。此外,孙中山先生还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实现民主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因而他认为“统一成而后一切兴革乃有可言”,这种至诚爱国的举动和言行,足以证明孙中山先生是真诚的华夏赤子。 孙中山先生是一位百折不挠的坚强革命家

在孙中山诞辰100 周年时,中国人民为纪念这位为祖国独立、民主、富强和人民幸福贡献了一生的伟大革命者,举行了盛大的纪念会。宋庆龄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非常简洁地叙述了孙中山一生的业绩,她把孙中山的一生概括为“一个顽强的革命者的一生”一位“坚定不移的、百折不挠的革命家。”自清光绪二十一年首倡广州起义失败,孙中山就遭到清政府的悬赏通缉,在英国伦敦“被难”,曾经被一些国家政府驱逐。然而,长期的流亡生活和革命的艰险,从未动摇孙中山的意志,他屡败屡战,及时总结失败的原因,探索革命的新方略。从光绪二十一年至宣统二年,他共发动了十次武装起义,都因敌我力量悬殊而失败。但他一次又一次地吸取教训,直到取得辛亥革命的胜利。 孙中山常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因此,他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然而,这场革命并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处境。他又在“顿挫”中反思,最终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国共合作。孙中山的进取精神植根于对祖国和人民的责任感。他以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为己任,并把是否有利于实现这个目标作为检验自己理论和实践的标准。他勇于接受新事物,


探索顺应时势的救国救民真理,并付诸于实践,充分展现了他不断自我超越的品质和能力。 民国13 年,孙中山因长期艰苦斗争而积劳成疾,仍毅然扶病入京商讨国事,反击段祺瑞的倒行逆施。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仍频呼“和平”“奋斗”“救中国”!鼓励同志完成未竟事业。孙中山在谈到自己的革命活动经历时说:“文奔走国事,三十余年,毕生精力尽瘁于斯;精诚无间,百折不回,满清之威力所不能屈,穷途之困苦所不能挠,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用能鼓动风潮,造成时势。”这是他对自己一生最形象与最精确的概括与总结。

孙中山先生的思想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20 世纪,还在延安时期的毛泽东就曾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毛泽东将孙中山与孔夫子并论,可见其对孙中山历史遗产的重视程度。 2006 11 12 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在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上,一精神遗产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正是因为他对国家和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孙中山先生始终在全中国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始终受到全中国人民由衷的景仰。

新中国几代领导人对孙中山先生的高度评价,是对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期间,及在中国整个近现代史上伟大贡献的充分认可与肯定,这既是历史的结论,也是人民的心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219085b6f1aff00bed51e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