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河中石兽

时间:2023-04-12 04:05:2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河中石兽

(2020娄底)阅读《河中石兽》,完成15题。(17)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 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 ...( )

A.是非/木杮 B.盖/石性坚重 C.一老河兵/闻之 D.阅/十余岁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 )

A.山门圮于河(倒塌) B.遂反溯流逆上矣(顺流) ..C.沿河求之(代石兽) D.竟不可得(终了,最后)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 )

A.选文作者纪昀,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他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几乎囊括了清代中期以前的经典文献。

B.选文简洁之至,又很生动。第①段连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事情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

C.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考虑不周,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D.选文情节波澜起伏,平而不板。作者先写打捞石兽无果,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服为确论”,最后又引出老河兵的“又笑曰”,揭晓谜底。 4. 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 (1)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3) 译文:

(2)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3) 译文:

5. 联系选文内容,说说选文讲述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5


)

1. (2)A 【解析】“是非木杮”中的“是”为代词“这”“非”是否定判断词“不是”根据句意可知应该在“是”与“非”之间停顿。

2.(2)B 【解析】“溯流”的意思是“逆流”。故选B项。

3(2)C 【解析】考虑不周,认识片面的是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是寺僧。故选C项。

4(6)(1)(3)(寺僧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踪迹。

(2)(3)水不能冲走石头,()水流的反冲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坑穴。

5(5)寺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的看法。由此可知,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启示我们做事情要善于观察和总结,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229fea99d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