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太守行 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03 12:14:2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并背诵全诗;

2. 通过对“色彩”的分析及诗人生平的了解,掌握李贺诗歌色彩奇诡的特点; 3. 感悟诗人对守边将士的赞美以及自己立志报国的决心。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对“色彩”的分析及诗人生平的了解,掌握李贺诗歌色彩奇诡的特点; 2. 感悟诗人对守边将士的赞美以及自己立志报国的决心。

教学方法

诵读法、提问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

教学过程

一、课堂活动导入

古代有一位诗人在诗坛树立了瑰奇幽峭的艺术风格,并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大家根据提示看看他是谁?

①中唐 ②年少去世 ③诗鬼——他就是诗鬼李贺。后人常称他为“鬼才”,“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这节课我们将从李贺代表作之一《雁门太守行》



二、整体感知

1. 听范读,正字音(燕)

2. 根据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3. 借汪曾祺之评价点明李贺诗风

“别人的诗都是画在白底子上的画,李贺的诗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 故颜色特别浓烈。”

三、明句意,品文本

1.“黑底之画”体现在何处?

明确:“黑云压城城欲摧”。

1)这里的黑云不仅仅只当时的环境,有更深层的含义。古时候“阵云”是战阵中常用之词,形容千军万马,势不可挡。

2)这里不用“阵云”而用“黑云”,为什么?

明确:“黑”字渲染了一种沉重的气氛,形象生动地写出敌军来势汹汹,更给人一种紧张压抑之感。 2.哪几句诗体现“颜色浓烈”这一特点?

3.你从这几句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明确:

1课时


1)“甲光向日金鳞开”:

“金色”给人以鲜亮明朗之感,说明面对强大的敌人,守军积极迎战,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流露出必胜的信念。 2)“塞上燕脂凝夜紫”:

①红紫色营造了黯然凝重的氛围,暗示战争的悲惨壮烈。 ②除了颜色,还有哪里可以看出战争惨烈? 【补充分析“角声满天秋色里”】 说明号角声震天动地,在战场中经久不息。为什么不用“震天”而用“满天”

明确:“满”更体现声响所及空间之广阔,给人以战事规模浩大之感。也正是因为规模浩大、所以才会有“塞上燕脂凝夜紫”的惨烈画面。 3)“半卷红旗临易水”:

①明亮鲜红给人以信心。 ②地点:易水。

荆轲刺秦王前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李贺以“易水”二字抒发了像荆轲一样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壮怀激烈的豪情。

一千年前这里曾经上演着壮士远去慷慨赴死的大戏,此时大军的进军同样延续着前人的英勇果敢。简单的“易水”二字,似乎已经将此时的将士与千年前的荆轲紧紧地联在一起,一起分享着这份悲壮与荣誉。 4)“霜重鼓寒声不起”:

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体现将士们行军打仗的艰辛不易。 4.写战斗场面一般不用浓艳的色彩,为何李贺却以黑色为底,辅之以浓烈的色彩呢?

明确:“金色、胭脂色、紫色、红色、白色”在黑色背景的衬托之下更显得触目惊心,它们和“黑色”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且异常浓烈的画面,更衬托出战争的惨烈悲壮,以此凸显出将士们的英勇无畏,暗含着溢美之情。 5.理解最后两句

明确:“黄金台”即幽州台,《登幽州台歌》学过燕昭王曾在这个地方放下黄金广招贤士,诗人借用“黄金台”表明自己渴望报效国家、报效君王的理想。

【小结】诗歌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立志报国的雄心壮志。

四、拓展延伸

这样的风格不仅仅只是体现在《雁门太守行》中,这是李贺诗歌典型的特征。 1)《洛阳城外别皇甫湜》

洛阳吹别风,龙门起断烟。 冬树束生涩,晚凝华天。 单身野霜上,疲马飞蓬间。 凭轩一双泪,奉坠绿衣前。

“晚紫凝华天”不仅指天边之色,亦指心中之色,“紫”色奠定了全诗的黯淡哀愁基调。但尾联之“绿”却又令人眼前一亮,“绿衣”此处指代皇甫湜所穿官服。暗色的“紫”(离别)无疑加重了亮色之“绿”(感念)的深度。

五、论世知人


经历安史之乱,国家衰颓,唐王朝已经走向衰落,盛唐时代的豪迈意气已经一去不复返。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让中唐文人充分体会到时局变化之大,落差之深。此时的文人,有着浓厚的社会政治责任感,“报效朝廷复兴国家”普遍成为当时文人的政治自觉,在那个时期诗人的作品中多有呈现,成为一种时代符号和特征,《雁门太守行》是典型代表之一。歌颂报国之志的诗人不在少数,为何独独李贺一人在“黑底上作色彩浓烈之画”,呈现出奇诡瑰丽的特征呢?

【资料补充】李贺恃才自负而仕途不顺,终身抑郁,且自幼体弱多病,27岁就英年早逝。

明确:他的一生尤为短暂,浓烈的色彩恰恰象征李贺极度压缩的生命价值的爆发,也只有如此绚烂缤纷、变幻诡谲的色彩才足以宣泄他喷薄而出的万丈豪情。

可是怀才不遇的痛苦和对现实的牢骚,迫使他即使选用浓艳的色泽时,也故意笼罩上一层颓丧黯淡的气氛,也因此呈现出“黑底作画”的效果。

“黑底作画”可是李贺还采用一些浓艳鲜亮的色彩,说明他的内心依旧渴望挣脱挣脱暗色也就是现实的束缚有所作为,诗歌篇幅不长但是却饱含着李贺复杂深沉的情感。

六、全文总结

李贺的这首《雁门太守行》 气氛悲壮,眩人心魄,刚健有力,感染力极强。李贺虽然身体羸弱,虽被压抑,却有着如钢铁一般坚强的生命力。《雁门太守行》 正是李贺这种坚韧的生命力的剧烈喷发,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李贺。

只活了二十七岁的青年诗人李贺,像一颗耀眼的流星,在唐代诗国的星空上一闪而过,时间虽然短暂,然而他却在诗国繁星闪耀的苍弯上,划下了一道令人难以忘怀的光弧。

板书设计

雁门太守行

李贺 (敌军)黑云:来势汹汹

金鳞:积极迎战

立志报国 (我军) 燕脂、紫:伤亡惨重

红旗:信心倍增 白霜:行军不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28f016859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