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了,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好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一、根据内容填空: 1.孟子,名 , 时期的思想家。本文选自《 》。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3.文中用“攻而不胜 ”和“委而去之”的例子有力的证明了“ ”和“ ”的观点。 4.孟子用“ ”“ ”“ ”来概括有利于战争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并强调了“ ”的重要性。 5.“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四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防御一方的“ ”。 6.“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这句话运用了 手法论证了“得道”的重要性。 7.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是 ;文中最能体现作者的仁政思想的句子是 8.文中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治国主张? 答: 二、翻译句子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好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四、选择题 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第一段中作者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B.第二段和第三段在论证观点时都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C.第四段运用对比论证方法,突出了“得道”的重要。 1 D.文章主要论述了弱者战胜强者的治国方针和策略。 2.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文中的“天时”“地利”“人和”指作战取胜所凭借的条件。 B.作者把“人和”确定为决定战争胜负诸多因素中关键所在。 C.作者分析作战时诸因素的关系,总结了巩固国家的诸多办法。 D.“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作者意在劝说国君施行仁政。 3.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4.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B.文章接着以守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C.从守城一方的失利我们可以推断:攻城一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因“人和”,能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因此无坚不摧。 D.文章利用打仗作例子,充分论证了“人和”对夺取一切战争胜利的极端重要性,目的在于启发君主们应如何打好仗,取得战争的胜利。 5.“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是指什么说的 ( ) A.正确的道理 B.作战的规律 C.施行“仁政” D.统治的方法 6.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第二段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三段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C.第四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 D.本文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和”。 7.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B.这里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的句式,格外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 C.文章在论证了“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顺势推论出“人和”在治理整个国家中的作用。 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的思想。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2c1c831551810a6f42486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