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学校教育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学习习惯。 包括良好的作息习惯,例如;遵守课堂纪律,合理分配学习和活动时间,课上集中注意听课能力,坚持独立完成作业的毅力和耐力,生活有规律,定时睡眠饮食,讲究卫生,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学习高效等。 2. 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 我们都知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由此推之一个好老师不是给孩子更多的知识,而是教孩子怎样学会学习,教孩子建立起自己学习方法,在这里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都知道我们在小学的时候成绩都考八九十分,而到初中(科目史地政,数理化多而不会分配自己的精力,)后我们的成绩为什么一落千丈,非常普遍啊,而原因呢,我想莫过于在小学阶段没有掌握好有效而科学的学习方法。不要之关注孩子学到了多少知识,而应该关注怎样学到知识。当然学习方法都有什么呢?做好预习,认真做笔记,及时组织复习,学会有效的记忆知识,做好练习,学会系统总结知识,构建自己的学习系统,学会阅读技能,认真审题,善于思考总结与发现规律,能够生出创新思想等等,如果您的孩子在这六年的学习中能够灵活掌握这些学习方法,那么初中这一危险期很容易就度过了。 3. 在思想品德方面。 尊老爱幼,尊敬师长,真诚待人,诚实守信(关系到个人在小伙伴中威信的树立,懂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懂得宽容大度团结人,懂得感恩父母体贴父母是子女应尽的职责懂,得感恩社会,发挥个人坐做社会好公民的积极作用。文明礼貌。学会节约,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知荣辱,勤奋知努力。出席宴会公共场合,懂得礼仪礼貌,举止文明,爱护公物,不在墙上乱涂乱画,不乱扔垃圾,懂得维护公共场合秩序,不大吵大闹,不损坏公共设施。珍爱生命,懂得生命只有一次,懂得自己的人身安全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4. 培养孩子建立良好的健全人格和自我同一性 首先我们解释一个字眼“自我同一性”。西方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剧烈的社会变迁或是家庭变故容易使人发生认同危机。结果导致个人人格稳定性的丧失,个人价值的改变和不确定的情绪出现。未解决以上心理危机而提出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连串的感觉。自我同一性,即青少年同一性的人格化,是指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 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即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恒 定的目标和信仰。所以健全人格也是小学阶段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 健全人格的培养: 1.要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我,客观的评价自己,完善自我。做到不自卑也不自傲。 2.用典型的事例进行自我教育。 3.遇到困难学会解决。 4.学会自我反思。 5.奋斗精神与合作精神的培养。 家庭教育方面 我认为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些家长做的很好,有些家长则不然。 1.家境和学习条件 2.父母的文化素养 3.家庭学习气氛 4.家庭关系 5.家庭支持 6.养育风格: 专制型 溺爱型 忽视型 民主型 这些都很容易理解,我建议我们的家长都做民主型的家长,家庭条件不能很快的改变,可教育方式通过努力还是可以实现的。民主性的家长为孩子树立好的行为规范和榜样,并对孩子出满期望。成熟的对待孩子,用适当的纪律来确保孩子准受规则,鼓励孩子独立自主和发展个性。实施开放交流,给孩子深思熟虑的观点和意见. 对孩子有合理的要求和支持,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人格受到准重。社交和认知能力高,自立和富有社会责任感。 下面我们举一些不正确的家教行为,大家可以跟自己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是否阻碍孩子的成长。 家长在家常常使用不文明的语言,久而久之孩子也染上了这一恶习。 家长是悲观型的家长,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孩子也一样,对别人的评价也多为负面评价,从而造成孩子看问题看不到光面的一面,孩子培养成情绪低落的悲观者,在学习,交往活动都发挥不出个人积极的作用。 家长过分限制孩子,满足不了孩子合理的要求,如孩子要钱参加同学聚会,家长阻止,这样就限制了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孩子的人格得不到健全的发展。 家长考虑问题从来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忽视了孩子也是有思想,有观点有看法的个体。他们有参加谈论和发辫意见的权利。 家长面对孩子不正确的言行,不要出手就打,张口就骂,要先用语言教育,相信孩子是能接受的。 不关心孩子在学习上出现了什么问题,只关心孩子得了多少分,应该关注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哪里出现问题,哪里有挫折怎样帮孩子解决,孩子的每一步成长你是否尽到了家长的责任。 家长不应高傲的以为孩子成绩好,就不用自己管了,你是否考虑到孩子有骄傲情绪。教育孩子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提醒孩子不要把自己定位到一个班,一所学校,而是有看到全市,全省和全国。 家长是否是过分的宠爱孩子,在长期溺爱中成长的儿童是很难经受住社会学校各种环境的打击的。这种孩子认为谁都对不起自己,谁都欠他的,而自己缺什么都做不了,学习或人际关系搞得一塌糊涂。 关于社会教育在这我就不想多说了。 总之作为家长,你们的责任不是仅仅提供物质条件给孩子,而更多的是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3d380b2f8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