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教育随笔《落实素质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2-07-27 15:38: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过程、重智育轻德育、重讲解轻学习、重课内轻课外、重“学会”轻“会学”的现象,束缚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意识的培养。要克服这些不良倾向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必须明确小学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是着眼素质、加强基础、培养智能、重视德育、发展个性,教学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几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创造。

一、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最佳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

1、要相信每一个学生

每个人都具有获得成功、避免失败的天性。最新研究成果也表明:只要给予恰当的帮助,除痴呆儿童外,几乎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对所有的学生特别是暂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充满信心和爱心,在每个学生不同的起点上提出不同的要求,施以不同的帮助,使他们都能亲自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树立坚强的自信心,从而不断进步。

2、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这虽然是小学数学教学十分艰巨的任务,但却是由“应教育”向素质转轨过程的重要一环。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坚持“目标教学”让每个例题、每一小节、每个单元的知识及时过关,及时补救,实行“段段清”

3、让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是我们的教学活动是让少数人参与还是让全体学生参与,是同一层次上参与还是在不同层次上参与,是被动参与还是主动参与的问题。我们的数学教学,就是要克服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教师包办做学生盲目看、教师满堂问学生被动答、数学生学习多数学生陪座的倾向,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导全体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4、因材施教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是普遍的、绝对的,每个人都与他人有不同的个性特点。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唯一的办法是因材施教,不因材施教就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中,教师要把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基础,观察、记忆和思维等特点及他们的学习现状了如指掌,坚持在每节课的课内有针对性地辅导几个学生,采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有效地帮助他们,给予他们成功的机会,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为他们获得新的成功做好良好的心理条件准备。教学组织中,采用全班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的学习形式,让全体学生达到共同要求,学优生除了自己学习透彻外,还在帮助他人的学习中得到自我发展,达到“帮学相长”的目的。同时,对学生小组的编排实行动态管理,以激励为主,让学生形成你追我赶的竞赛局面,使每个学生形成巨大的内动力,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另外,在习题的设计上,我们要注意练习的目的性和层次性:一是切实抓好基本练习,帮助全体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达到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二是重视变式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本质属性;三是加强综合、对比练习,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四是指导用好思考题,让


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二、培养主体意识,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着眼现今人才素质的要求。数学课堂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发展,培养学生既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又有独立的人格和创造精神。现代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要把主体性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直接目的。要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方案,设计课堂结构,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让全体学生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爱的需要和受尊重的需要就会突出出来,成为主要的需要。满足人的爱和受尊重的需要,人就会感觉到自己在世界上有价值、有用处、有实力、有能力,从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积极投入到学习、劳动、生活中去。只有对小学生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2、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

教学中,尽量创设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保证学生积极参与的质量。只有既注重学生参与的深度,即学生在参与中积极思维的程度,又注重学生参与的广度,即是否全班学生都参与,才能保证学生积极参与的质量。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上好数学活动课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创造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兴趣,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促进数学科的学习效益都有积极的作用,是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

当前,研究数学活动课,应重点研究如何根据活动课的自身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

1)根据义务教育大纲关于“要根据学生的特长,自愿参加”的原则,活动课最好打破班级授课制,以年级为单位,按兴趣和程度组成活动小组,有针对性的辅导。

2)探讨活动课自身的教学方法。活动课有别于学科课,不能照搬学科课程的教学方法,要探讨体现活动课的自主性、活动性、思考性等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中一定要把学生推上第一线,把学生当成活动的主人,采用启发、探讨、讨论、自学等教学方式方法,确保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地位。另外在活动课中,要让学生自己讲、自己讨论、自己评价、质疑问难、相互交流,留给学生自己思考、探索、活动的时间。教师自始至终保持自己点拨和诱导的作用,扮演着导演、竞争对手、节目主持、裁判等多种角色,保证学生在动中学、玩中学、辩中学、游戏中学,彻底改变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教师满堂问学生被动答的教学形式。

4、引导学生自我评估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观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分析,是一种自我监督的行为,是自我教育的开始,这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师可在课始向学生提出学习目标,课末由学生自己对照目标检查学习情况;也可组织学生自己命题或相互命题进行检测;在课堂达标测试或单元检测的批改前,学生自


已在试卷上写几句话进行自我评估,批改后,写几句话表达自己成功或失误的经验教训;教学中经常开展小组讨论,同学之间相互发表各自的见解、互相评议、互相促进;指导中高年级学生相互阅卷,从中学会分析判断,提高自鉴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4327fc557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