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论“慕课”对中学生拓展学习的影响 作者:屈秋敏 刘一帆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5年第32期 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当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风云际会,一个崭新的名词出现了,这就是“慕课”。慕课一词来源于遥远的彼岸,简称MOOCs,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缩写,意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始创于2008年,2011年开始出现井喷式发展,来自190多个国家的16万人同时注册了斯坦福大学的一门《人工智能导论》课,此后慕课平台风起云涌,在麻省理工、斯坦福、哈弗、普林斯顿、交大、复旦等世界一流名校的携手加盟下,Coursera、edX和Udacity三大平台迅速雄起,享誉世界。数百家高校、万门课程、千万学子、亿万次访问,引发了一场教育“海啸”,慕课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如今,这股热浪在席卷大学校园之后,又开始在基础教育领域奔涌。2013年9月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成立,联盟成员包括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东北师大附中、清华大学附中、郑州外国语学校、西安交大附中、南京金陵中学、天津耀华中学等20余所知名示范性高中。此外“酷学习”以及难以计数的国内外教育机构和个人在网易、新浪、优酷、土豆上传了大量视频资料,共同构筑了规模庞大的慕课空间。需求的旺盛和供给的热情交织在一起,一场教育的革命悄然到来。 一、共享顶级资源、拓宽学习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慕课的教育资源有三大来源:一是国际教育平台,二是国内教育机构,三是遍及全球的个体教育工作者。基于课程的公开性、普及型、自主性以及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教学质量的保证首当其冲,为此绝大多数慕课资源均出自于知名学校和才华出众的教育者,哈佛、港大的教授、北京四中和华师附中的优秀教师交相辉映。作为一名中学生,在慕课的平台上能够以极为便捷的方式与原本遥不可及的崇拜对象来一次亲密接触。此外,随着慕课的迅猛扩张,课程和视频的数量与日俱增。譬如现在Coursera平台已经上传了1800门课程,广泛涉及艺术与人文、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数学与逻辑、个人发展、社会科学和物理科学与工程。我国C20平台也已成功制作上传了18611个视频,内容主要围绕数学、语文写作、英语、自然科学等中学科目。 海量的视频课程极大地拓宽了视野,仿佛为学习者插上了一对隐形的翅膀,任凭兴趣的飞扬,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满足着所有学习者的渴望。在这里,我们可以遇见英国皇家科学院发布的《元素周期表》、哈佛教授David Malan精心制作的被誉为“激发计算机兴趣第一课的”《计算机科学导论》、港大教授制作的《高中物理概念廊》、浙大博导的《唐诗经典》,中科大和清华大学出版社以4K高清摄影技术联合制作的《美丽化学》。此外,越出中学教育的基础框架,还有许多特色项目,譬如《剪纸》、《寻找民间美术》、《故宫印象》、《脸谱的色彩》等传统文化课程,以及《现代音乐家》、《智能手机摄影技术》、《创意写作》等也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45f268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