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古诗鉴赏 望天门山古诗鉴赏 《望天门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给人一种新鲜的意趣。 望天门山 诗人:李白 朝代: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①天门山:在今安当涂西南长江两岸,东名博望山,西名梁山。两山夹江而立,形似天门,故得名。 ②楚江:流经湖北宜昌县至安芜湖一带的长江。因该地古时属于楚国,所以诗人把流经这里的长江叫做楚江。 ③回:转变方向。 ④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⑤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 【译文】 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太阳旁边飞速飘来。 【赏】 《望天门山》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 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一、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三、四句把浑阔茫远的水势,写足了,写活了。 李白名字的由来:传说李白生下来以后,父母宴请亲朋好友表示祝贺。席间,父母请大人给孩子取名字,可是取了许多都不满意。光阴似箭,他已经7岁,他父亲觉得不能再拖延了。有一天,父亲想试试儿子的文采,对妻子和儿子说:“我想作一首绝句,但只写上两句:‘春日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下面两句想不出来了,请你们母子二人各续一句吧。”李白的母亲说:“火烧杏林红落。”儿子说:“李花怒放一树白。”父亲听后,突然心里一动:这句诗开头正是李家的姓,最后一个“白”字很有凌云之气,何不将“白”字作为儿子的名字呢?李白从此得名。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字太白,汉族,青莲居士。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都在漫游中度过,他游历了大半个中国。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越州,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但未得回复。 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 。李白初因才气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5fa0380b2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