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殊教育学校招收哪类孩子呢 特殊教育学校招收残疾类的孩子。例如,聋哑人,视力有障碍等都是会收的。 每个城市中学校有很多,每个学校所面对的招收对象不相同,那么,我们可以针对自己做一个对号入座,看自己应该去哪种学校。 什么学校被称为特殊学校呢,就是身体上有残缺,不健全的人上的学校被称为特殊学校。 因为这种学校的存在,让那些残疾人有学可上,让她们也可以学到知识。其中还有一种是聋哑学校,就是专门针对聋哑人招收的,所以,特殊教育学校招收的是身体不健全的学生。 因此,这些学校的教学理念和别的学校并不相同,所以,残疾学生在里面读书的话也不用担心理解不了或者是学不会。 比如聋哑学校,针对聋哑人有一种专门设定的课程,虽然他们听不见,但是可以从另一方面发掘他们的优点,让她们有一技之长,可以学习艺术类,比如画画就是聋哑人可以选的一种艺术,如果画得好,随后还可以成为书画家。 然而,如果家里孩子属于这种特殊情况,就建议大家把他送到特殊学校去就读,这样不会显得孩子一无是处,让他觉得没有正常孩子优秀而自卑了。 2.特殊教育实施对象 特殊教育实施对象的范围也因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情况而有差异,有的国家或地区提出了“零拒绝”的目标,即认为所有残疾儿童都应该接受免费的、适合他们需要的义务教育。各级公立学校都要为残疾儿童提供教育和有关服务,不应该以任何理由拒绝他们入学。中国实施特殊教育的对象主要是盲、聋、哑、智力落后以及有其他身心缺陷的儿童和青少年,设有盲聋哑学校、低能儿学校或低常儿童班、弱智儿童班,以及工读学校等。我国《宪法》、《义务教育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都明确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 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许多共同的地方,普通教育的一般规律在特殊教育中也是适用的,但特殊教育也有它的特殊的一面。它不仅像普通教育那样,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还特别强调进行补偿缺陷和发展优势的 1 教育,例如教盲童学习盲文和定向行走,对聋童进行听力、语言训练,对弱智儿童进行感知觉和动作能力的教育训练等。特殊教育更重视早期教育,因为儿童年龄愈小,可塑性愈大,也可以及早保护残疾儿童的残余视力和听力,开发儿童的智力和语言能力,错过了期,往往事倍功半。如对聋童没有进行早期语训,就会给今后语言的发展带来很大困难。特殊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来说,也更重视个别教育,更强调在教育中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特殊需要。苏州市教育部门对特殊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实行“按需供教”。特殊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因此特殊教育也更强调大教育的观点,强调教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在我国,残疾儿童受教育形式一般有三种: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等机构附设的特殊教育班、普通学校的普通班中随班就读。大多数残疾儿童是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随班就读。 注: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自闭症、多动症、抽动症、感觉统合失调、脑瘫、语言障碍、学习困难、智力落后等)。 3.面对特殊孩子怎么教育 一、正确对待特殊学生,把更多的爱心献给特殊学生,这是教育成功的根本点。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只有拥有一颗爱心才能教育好学生。 二、平等对待、认识特殊学生,这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特殊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学校及家里受到批评、歧视及埋怨较多,从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产生了自卑感。一有什么动静,就变得很敏感,心存戒心,而且逆反心理很重,经常的批评容易使他们自暴自弃。但是这是表面现象,说到底,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是非常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谅解、信任和理解,需要温暖和关怀。所以,老师要懂得一点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既要懂得如何教,更要懂得为何要这样教的原因,从而在学生出现反复时,也能冷静对待,帮助学生分析原 2 因,心平气和,诚心相待。因此,我们在教育特殊生时应给予他们温暖、关怀,帮助他们克服逆反心理,树立学习的信心。 我们在教育特殊生时应给予他们温暖、关怀,帮助他们克服逆反心理,树立学习的信心。 三、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这是做好特殊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即时、有效的沟通是转化“特殊学生”的重要步骤,班主任及时与家长联系,商讨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了解特殊生在家及学校的情况,以寻找教育途径,限度地发挥家长在子女教育中的作用。 4.特殊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1、要有正确的特殊儿童观和特殊教育观 只有对特殊儿童的看法正确了,才能正确对待他们;只有有了正确的特殊教育观,才能准确地开展特殊教育工作。 2、要有爱心 对孩子的爱,对特殊教育工作的热爱。 3、要有独特的知识结构和相应专业知识 在具备一般教师应有的知识外,还应具备如:医学、康复治疗、盲文、手语、心理测量及咨询、助听、助视设备知识、行为塑造、特殊儿童心理及干预等方面知识。 4、要有相应能力 突发事件(癫痫、急救等)、助听、助视设备使用、特殊交流手段(盲文、手语)、智力、心理和行为测量能力等。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633f826bd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