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意义篇“春节回家过年”的社会学分析

时间:2023-02-25 17:21: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文化意义篇:“春节回家过年社会学分析

作者:宋明焱

来源:《神州》2011年第03

这几天一直有个问题在我脑海中萦绕:春节为什么要回家——披星戴月,挤过千山万水,风雨无阻,盼得容颜憔悴,每到春节,为什么那么多人会不顾人群的拥挤和扎堆、不惜一切代价买车票,不顾旅程的漫长往家赶,赶到家人的身边,一起过个团圆年。前几天《中青报》社会调查中心实施的一项5000多人参与的在线调查显示,春节车票紧张是公众普遍担忧的过年大事之一。33.2%的人认为,买不上票,过年回不了家,那就是天塌下来的大事。 为什么要赶回家过年呢?这不仅仅是顺应一种古老传统,这后面还蕴藏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相比于社会、公司、工地这些日常工作、生活的单位,家有着更合人性的内在结构。 回到家中,你有着一个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身份,是父亲、母亲,是女儿、儿子,抑或是爷爷、奶奶,血缘与情感的融和赋予了你在家中识别上的唯一性,这种不可替代的唯一性,能充分地满足人性的自尊和情感需求。而在现代社会就不一样了,你只是非常渺小的一个个体,无论你多么出类拔萃,总非不可替代:你不干的工作别人会干,你辞去的岗位别人会顶替;你有着跟亿万人共享的身份:时评家、公务员、农民工等,你只不过是一个无足轻重的符号。

家里是绝对平等的。因为平等,你可以任性,你可以放纵,你可以毫无保留地敞开心扉,让委屈的泪水流到亲人的肩上。而在社会中就不同了,地位的悬殊,贫富的差距,阶层的不同,容颜的美丑等,无处不在的优劣之分中是不平等的氛围,你任性了就有上级来修理你,你放纵了权力就给你颜色看。一句前几年很流行的话是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你必须遵循社会赋予你的严格的行为规则。

还有,家中的生活是低节奏、不追求效率的,做事可以慢条斯理,花钱可以大手大脚。而在现代性压抑下,社会中人的存在是高效率、快节奏的,一切都得讲究利益核算,讲究投入与产出,讲究利益的最大化,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公司社会的要求压得现代人喘不过气来,工具理性甚嚣尘上,现代性的快节奏、高效率使人沦为一种发展的工具。

买不上票,过年回不了家,那就是天塌下来的大事,这折射出国人在现代性压抑下的某种生存焦虑。越来越现代化的中国当下也有着同样的现代性景象:资本的逻辑统治了我们一切社会生活,人们生活在公司社会的羽翼之下,一年中我们绝大多数的社会活动都是以公司这一经济单位为核心,每天受着公司商业文化的熏陶,每天接触的绝大部分人都戴着公司职员面具,我们的工资、奖金、福利都来自于公司,被公司业务和资本的意志驱使着从这座城市奔波到那座城市——朋友、同事、邻居、伙伴、同行等社会关系都被公司疏离了,传统社群都被公司社会的霸权逻辑淹没了。除了金钱带来的工具快感外,你很难从中寻找到情感的慰藉和人性的满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于是,家,这个社群,成为人们躲避现代性焦虑的最后一块港湾。人们赶着回家过年,潜意识中其实是在躲避公司社会的精神压抑,逃避工具化、高效率、快节奏之工具理性的现代性压迫,在家这个最后一个对抗现代性的躯体中获得短时间的精神慰藉。不管怎样,春节都要赶回家,人们借助于春节这个传统,完成了一次躲避现代性的精神仪式。人们需要从这种亲人团聚的传统中寻求被疏离的社群精神,需要借助这个传统躲避现代性压抑。

春节是时间概念,也是文化符号。但春节的意义不在时间概念,而在内涵丰富的社会文化价值。

过年是春节的别称。从时间概念上说,春节无非是一年的开始。但是,经数千年的历史积淀,春节已经成为一个喜庆活动最为丰富多彩的最盛大的节日,承载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基因。从年内腊月二十三日送神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近一个月的时间中,节日活动接连不断:敬祖祭祀、贴春联年画、放烟花爆竹、吃团圆饭、守夜、贺岁拜年……无不洋溢着庆祝新年的欢乐,表达了人们迎禧接福、驱邪纳吉、祥和团圆、兴盛发达等愿望的诉求和价值观念,体现了人们的情感、精神、道德和理想。

元旦也是时间意义上的过年,是世界上通行的公历元日,国家权力意志也认定这一天是新年的开始。但是,元旦在我们的生活中并没有的意义,也无的欢乐,无非是纪年表达,是一个时间概念而已。何以如此?因为元旦没有那么多蕴涵意义的活动,没有中国文化元素,不可能扎根于中国社会,因而不可能走进国人的生活。

春节因其文化价值而具无限生命力。尽管权力放逐春节,法定元日不是春节,但是人们还是选择春节过年,还是认同过了春节才算多了一岁。春节尽管仅仅是中国的年,但许多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国家,至今还同中国一般欢度春节,同中国频频摩擦的加拿大总理也在春节这一天向其国家的华人拜年。旅居异国他乡的中国人虽然以公历纪年,身边甚至连一本中国日历都没有,但却忘不了春节,譬如美国等地的华人,每年春节都举办地区性的华人春节文娱活动。 岁月不会冲毁春节的文化积淀,社会变迁也不会改变春节的价值。一些传统活动虽然消失了,但新的形式却取而代之。譬如数字时代无须如以前那般往来于交错的道路奔走拜年,信息、电话频频传递人们相互贺岁的炽热情感。正是这种吐故纳新与时俱进,才使春节的生命力穿越时空,愈加强大。

春节的意义不是因为我们以文化的视野挖掘的结果,而是其本身释放出的文化价值。如果我们无视春节的文化内涵,仅仅把其作为一个年的时间概念,春节也就只是天增岁月人增寿的一个时间节点,过春节也就如有人所说的,又向死亡走近一步了。如此,春节何有欢乐可言,何有继续传承的必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6ff2250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