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中周朴园形象解读

时间:2023-01-27 18:23:2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雷雨》中周朴园形象解读

作者:李喜仁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08

要:《雷雨》是三十年代曹禺先生的成名作,作品描写了一九二三年前后中国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与崩溃,剧情围绕剧中主人公周朴园展开。本文从自私伪善、冷酷专横、狡诈残忍三方面对周朴园进行了深度解读。 关键词:《雷雨》;周朴园;形象

作者简介:李喜仁(1963-),男,河南辉县人,新乡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8-00-01

《雷雨》是曹禺创作的一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难得的现实主义力作,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描述了一九二三年前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一个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大家庭的悲剧,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社会制度的罪恶的悲惨结局。在成功塑造的周朴园、鲁侍萍、繁漪、周萍等人物形象中,周朴园这一形象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并一直成为人们不断分析和解读的主要对象。本文从社会学角度,以阶级的观点对人物形象周朴园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自私、伪善

周朴园的自私和伪善,通过他对待侍萍的态度深刻地揭露出来。在误认为侍萍死后的30年里,一直在以道德家的面目似乎对被他蹂躏的不幸者忏悔内疚,大演柔情。每逢四月十八日,都坚持为侍萍做生日,一切都照着她是嫁过周家的人看待;有意原样地摆设着保留下来的侍萍喜爱的旧家具,固守着侍萍不能开窗的旧习惯(因为侍萍在生周萍时受了病,总是关着窗户);在知道周萍行为散漫的时候教训周萍为了生母而改正过错:你知道你现在所做的事是对不起你的父亲么?并且对不起你的母亲么?;把侍萍的照片放在桌子上。然而,当他知道他所怀念、思恋的这个人并没有死,而且就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却立刻翻脸不认人,惊慌而严厉地喝问你来干什么?(言外之意,可以理解为你想来敲诈我吗?),1无情无义地把怀念思恋全部一脚踢开,进而软硬兼施,威逼利诱。这种前后极端矛盾的态度和判若两人的声气,确确实实对立地存在于他的大脑里,然而前者只是其假的表面现象,并且以侍萍已死为前提,后者才是其虚伪的本质,说明周朴园是一个极其自私、极其伪善的人。 二、冷酷、专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封建传统意识和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周朴园虽然受着资产阶级的教养,但又和封建思想有血脉相传的亲密关系,封建家长制的古老传统必然会在他身上有所体现,正如著名作家唐弢在《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中所指出的:周朴园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都市中带有浓厚封建气息的资本家。他固守着中国的封建思想,遵守着中国的封建主义道德观和价值观,并以此确立了至高无上的唯一家长身份,在自己家庭中冷酷、专横、唯我独尊,摧毁了家中所有人的个性、尊严和自由思想,牢牢地控制着每个家庭成员,使自己成为儿子最惧怕的父亲、妻子觉得压抑自己的丈夫,使周公馆成为能窒息人的黑暗王国。

一方面,从父权角度讲,周朴园施行父权,对儿子专横暴戾。对待两个儿子全无一般父子的和谐与亲密,代之以经常性的要求与训斥,不准他们说他不想听的话,不允许他们有自己的任何独立见解和自由思想。比如周朴园在听到周冲说了几句同情罢工工人的话后说:你知道社会是什么?你读过几本关于社会经济的书?我记得我在德国念书的时候,对于这方面,我自命比你这半瓶子醋的见解要彻底的多。吓得周冲从此以后不敢再跟他谈话。2在繁漪拒绝吃药的时候要求两个儿子上前劝说,而他们面对这种情况却不敢有丝毫的拒绝和反抗。甚至周冲,面对母亲的拒绝,甚至自己也相信母亲没什么病也不敢有稍微的抵抗。

另一方面,从夫权角度讲,周朴园依赖和维护着男权主义,对妻子冷酷无情,用自己奉行的封建伦理扼杀了妻子渴望个性自由、人格独立的现代美德,对其心灵上、感情上进行折磨和控制,使其只是自己的附属品或是摆设。同蘩漪结婚18年来,夫妻间没有丝毫的平等和恩爱,只有冷漠的面孔和盛气凌人的命令式的口吻。在日常生活中向妻子蘩漪施威,对蘩漪横加约束,在全家用人面前厉声教训蘩漪,并通过关心蘩漪的吃药问题无理要求蘩漪给孩子做服从的榜样,强迫蘩漪听克大夫的话,天天吃药,不论春夏秋冬,都要到楼上躺着,不准她下来,一味服从自己。 三、狡诈、残忍

周朴园,是个资本家,更是个大煤矿的董事长,他留过学,受过西方资本主义的教育,但在他身上还存在着资本家狡诈、残忍的本性。

为了追求门当户对和前途,赶紧娶娶一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在大雪纷纷的大年三十的晚上,他竟然狠心地将刚刚生了孩子才不过三天的鲁侍萍还有要死的小儿子赶出家门,逼得侍萍走上跳河自杀的绝路;为了攫取金钱和积聚资本,他残酷地剥削压迫工人,甚至不惜葬送工人的生命,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时故意叫江堤出险,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并从每一个被淹死的小工身上扣了三百块钱;为了镇压工人运动,他采取野蛮的手段,勾结官府,指使军警开枪打死三十个工人,之后不是给抚恤金,而是对谈判的工人代表软硬兼施,一方面花钱收买少数没有骨头的代表,另一方面将闹得最凶的工人代表、自己的亲儿子鲁大海丝毫不留情面地开除。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可见,为了实现对金钱、资本最大限度地攫取和占有,周朴园不择手段,甚而丧心病狂。可以说,周朴园的煤矿是建立在工人的尸骨基础上的,他身上的每一个铜板都沾满了了工人阶级的鲜血,他的发展史是一部吃人的血腥史、掠夺史、罪恶史。所有这些,无不揭露了他作为资本家的极端贪婪、狡诈、残忍的一面。

中国现代话剧《雷雨》产生的社会是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它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旧中国两个相互依存的阶级的历史性生活图画。画面中最重要人物周朴园的形象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带有的浓厚的封建气息的特点,一身而二任,身上有着封建地主和资本家两种阶级的双重性格。作为一个从封建大家庭脱胎出来起家立业的买办资本家,在其性格中铸就了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自私、伪善、冷酷、专横、狡诈、残忍。当然,对周朴园形象的分析与解读可以而且应该从多个层面上来进行,这样更能充分地挖掘周朴园形象的丰富意蕴。 参考文献:

1、邓久求.《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解读[J].文学教育2010,(7. 2、陈露.重新审视《雷雨》中周朴园的双重性格[J].北方文学2009,(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7ca7bd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