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叙事比较与社会学分析】人教版历史教科书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叙事作为我国历史教科书长期采用的一种形式,有其固定的结构与模式,蕴含叙事者的价值观念。本文中的叙事是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叙述。笔者研读并比较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和2007年版(下文分别简称“94版”和“07版”)两套初中历史教科书,以历史叙事为研究对象,从叙事方式、叙事框架、叙事内容三个维度对其进行比较与分析,意图揭示其背后蕴含的社会学意义,以求教于方家。 一、通过教科书实现的社会控制由显性变成隐性 社会控制是指“人们依靠社会的力量,以一定的方式对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进行约束,确立与维护社会秩序,使其符合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的过程”。…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教科书与军队、监狱等国家机器同样是社会控制的工具,所不同的是它是一种“软工具”,是“观念性的社会控制形式”。众所周知,教科书在传递合法意识形态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代言人。在众多学校教科书中,历史教科书更能体现教育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是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话语。我国历史教科书惯于运用严肃的话语和公正的叙述方式书写着过去,故事逐渐在历史中隐去。笔者在比较过程中发现,07版教科书的叙事方式与94版教科书相比有所改变。从叙事语言来看,07版教科书叙事语言呈模糊性质,较少做激烈的评论,使历史不偏不倚、客观公正;从叙事技巧来看,07版教科书在平铺直叙的基础上,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历史生动鲜活、耐人寻味。以火烧圆明园为例 94版――英法两国借口来中国换约受到阻碍,于1860年再次出兵。侵略军占领天津,进逼北京……英法联军一路烧杀,于10月占领北京,野蛮地洗劫了北京城。他们还闯入北京西郊的圆明园,大肆抢劫,放火烧毁了这座宏伟华美的皇家园林。 07版一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后,进逼北京。清朝皇帝逃往承德。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这里富丽堂皇的建筑和琳琅满目的珍宝让侵略者惊呆了。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他们就砸碎。为掩人耳目,他们还放火焚烧。圆明园的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往日辉煌的宫殿、参天的古树,都化为灰烬。 从上述例子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两套历史教科书的叙事语言仍以总结性语言为主,多用陈述式语言呈现历史事实,以其直接的肯定或否定,单向地告知读者,呈现封闭、静态的语言特性,缺少双向的互动与反馈,表现出社会控制的显性性质,但07版教科书过程性语言有所增加,且评价性语言有所减少。从这一变化可以看出,通过教科书实现的社会控制逐渐从显性控制向隐性控制这一趋势发展。教科书作为社会控制的媒介之一的事实我们无法改变,但以何种方式达到其控制目的还是值得思考的,以使其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历史教科书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感应器 阿普尔、克丽斯蒂安一史密斯指出,教科书不仅仅是“事实”的“传输系统”;它还是政治、经济、文化活动、斗争及相互妥协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历史教科书是政治、经济、文化与斗争相结合的产物,而不能取之一方,舍之另一方,否则历史是有所缺失的。通过比较,笔者发现两套教科书都以社会的发展为主题叙述历史的史实,只是07版教科书调整了历史的叙事框架,且叙事主题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以现代史内容为例,进行对比分析,如下表 从上述表格比较可以看出,07版教科书采取主题时序的方式进行历史叙事,在把握时间纵轴、强调历史演变过程的同时更为关注具体文明成果和文化现象,打破条块安排历史事件的传统做法,具体表现为调整了叙事主题,删减、更替或添加叙事内容。例如,07版教科书添加了民族团结、澳门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钢铁长城、863计划、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高等教育的大发展等叙事主题,这些主题无一不反映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紧跟时代的脉搏。上述变化足以表明,历史教科书承载着时代和社会发展感应器的角色。 三、历史教科书的改革和趋向――从教本到学本 历史教科书的价值无可厚非,它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重要媒介之一,负载着各种教育价值。但长期以来,历史教科书不讨学生的喜欢是不争的事实,究其根源应归于其叙事内容的枯燥乏味,叙事方式的呆板划一,使历史教科书严肃有余、生动不足,变成“压缩式的饼干”,在有限的字数中塞进许多史实,这样的教科书便于教师的讲授,但却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历史教科书大胆革新,逐渐从教本转向学本,通过两套教科书的比较也可见一斑。例如07版教科书导言一改94版的叙事风格,以多种方式呈现历史知识,或以一段故事,或以一首歌词,或以一副对联,或以一幅照片,使叙事内容生动活泼,叙事形式巧妙新颖,赋予历史知识以趣味性。以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一课为例 94版――从16世纪前期到17世纪后期,欧洲殖民者不断侵扰我国边疆地区。我国军民英勇抗击外来侵略,保卫了祖国。 07版――(附有图片)1624年,一群荷兰殖民者乘船来到我国台湾的西海岸,企图登陆,被当地居民阻止。他们捧着白银,乞求说“船漏了,请租给我们一张牛皮大的土地歇歇脚,船一修好,我们就走。”善良的居民答应了。荷兰殖民者用剪刀把一张牛皮裁成许多细条,连接起来,圈成了一大片土地。就在这片土地上,他们修筑城堡,架设大炮。从此,荷兰殖民者逐渐占领了台湾。与此同时,沙俄也不断侵略我国北部边疆。 从上述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后者比前者更具情感熏陶的价值。在阅读过程中,对侵略者的憎恨和民族气节油然而生,这表明叙事内容的隐性价值大于显性价值。鉴于此,历史叙事内容应注重其隐性价值,让学生在品尝历史原汁原味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这一转变,使叙事内容逐渐摆脱叙事内容专业化、成人化的束缚,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除此之外,07版教科书较之94版教科书增加了自由阅读卡栏目,选取贴近生活的历史,拓展学生的视野。历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更应培养其当下意识与前瞻意识。以上的变化说明,教科书从教本转向学本,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也是当今世界历史教科书改革的趋向和要求。 教科书中的叙事是一种表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科书传递了特定的意识形态,换言之,说教科书是知识筛选过程(谁的知识、被谁筛选、通过什么方式筛选)的一个产物,同时也是教育内容和实践的物质的表达方式――它包含并确立了关于知识互动的特定观念和形式。因此,不断加强对历史教科书叙事的研究,对教科书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834fb3875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