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字词异读举隅 “可汗”音kèhán(见原初中第三册语文课本《木兰诗》)。可汗,古代我国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呼;“阳夏”中夏音jiǎ,现在河南太康县。(见原初中第六册语文课本《陈涉世家》)《阿房宫赋》(高中语文实验课本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阿房,音ē páng,不念ā fáng,“羽扇纶巾”的“纶”念guān不读lún,“纶巾”即青丝帛的头巾。(见高中语文课本人教版必修⑤《赤壁怀古》)像这样的古字词异读现象在现行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对这些异读的字词,倘若课本有注,多数学生一般能引起重视。假如课本无注,有的学生则容易以今吟古,以至望文生义,由音谬导致义误,甚至以讹传讹,贻为笑料。 其实,古字词异读是古汉语的常见现象,尤其是古人的姓、名(包括官名、称呼)以及古地名、物名等专用名词的异读现象更为普遍。 姓氏(尤其是复姓)中的异读如“万俟”,音(mòqí),宋代就有万俟咏、万俟禹;“令狐”一姓中的“令”读阳平,即“líng”,唐代就有令狐陶,令狐楚;还有如“长孙”的“长”念zhǎng;“尉迟”的“尉”读yù;“单于”的“单”念chán。单姓异读也不乏其例,如“单”念shàn,“朴”读piáo;“查”念zhā;“盖”念gě等。人名如昆邪,音为hún yé,不读kūn xié,《李将军列传》中公孙昆邪;又如“冒顿”(mò dú),秦末汉初匈奴单于名,姓挛?L;再如“食其”(yì jī),汉代就有郦食其、审食其,还有《史记》中的《滑稽列传》其中“滑”音gǔ,不念huá;“伍员”的“员”念yún,不念yuán。伍员,字子胥,春秋时吴人。古代官名如“仆射(yè)”始于秦代,凡博士、侍中、尚书、郎等官,都有仆射,意即其中的首长。“洗马”,洗音xiǎn,如《陈情表》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洗马为太子太傅、太子少傅的属官。秦置,汉沿置。汉代大臣汲黯景帝时曾为太子洗马。称呼如“阏氏”(yān zhī),汉代匈奴王后的称号“单于”;的“单”念chān,单于即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大家(gū),即大姑,为汉代宫中相尊称之词等。古地名、物名如“月氏”(yuè zhī),汉代西域国名;“龟兹”(qiū cí),古代西域国名。洪洞(tòng),山西县名,如“有洪洞令杜君者”;吐谷浑(谷音yù),古代鲜卑族的国名。还有“费”(bì),春秋鲁地,在今山东费县西北,如“?公元年,以汶阳、费封季发”。另外如“番”(pò)秦代县名,如“遇番阳君别将梅绢”。物名像“无射(yì)”,古代钟名,如“噌?普咧芫巴踔?无射也”。“女红(gāng)”,指妇女们做的刺绣、缝纫等事,如“锦绣篡组,害女红者也”。当然,除上述专用名词外,其他字词的异读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如“否”古音常念pǐ,例如《出师表》中的“陟罚臧否”及“否泰如天地”中的“否”均念pǐ音,前者释为“恶”,后者则是卦名,指坏的卦。又如“罢”,古音常读pí,如《论积贮疏》中“罢夫赢老易子咬其骨”和《平原君列传》中“有罢癃之病”的“罢”皆念pí,均通“疲”。 总之,了解一些古字词异读的现象,掌握一些古汉语的基本常识,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学生正确把握文意。这对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86794c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