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教育】双性化教育 现今社会中性趋于流行,特别是出现几个明星后,社会舆论对这种新现象莫衷一是。 美国心理学家对2000多名儿童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通常在智力、体力和性格方面都有片面的发展,具体表现为:综合学习成绩差(特别是部分科目现象严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遇到问题时要么缺乏自信,要么固执。同时,他们很难灵活、自由地应对环境。相反,大多数性情温和细致的男孩和性情坚强勇敢的女孩都有全面的智力、身体和个性发展。他们在文科和理科成绩优异,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成年后,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兼具“两性优势”的男性和女性可以占据主导地位。 这个发现印证了今日美国的一个崭新的教育思路——双性化教育。“双性化教育”是一种家庭教育新理念。研究者认为,在教育 小孩 时,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即男孩只培养其粗犷、刚强等男性气质,女孩只培养其温柔、细致等女性特点),只会限制他们智力、个性健康全面的发展,进而可能令男孩过于粗犷、勇猛而缺少平和、细腻气质,无法学会关心体贴他人及拥有细腻的情感世界;令女孩过于柔弱、内敛而缺少勇气、自立精神,缺乏竞争心及刚强的心理素质,最终在社会适应、情绪调控、压力化解以及处理包括家庭在内的各种人际关系上,都劣于那些“双性化”的男女。女孩可能因此缺乏独立性和上进心,放弃对事业的追求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最终难以成材;男孩可能变得刚愎自用、难解人意、冷酷冷漠,或干脆成了工作狂,不仅在事业上难有竞争优势,在社交圈中也不受欢迎。 美国专家就如何开展“双性恋教育”提出如下建议: 一、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 男孩和女孩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性别”优势,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的个性弱点,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例如,男孩更多地了解女孩的细心、良好的表达和理解,而女孩更多地了解男孩的坚韧、坚定和开放。 二、增加男女孩子接触的机会 孩子们应该通过自然接触向异性学习,所以他们应该有机会一起交流和玩耍。 三、不宜将性别特征区分过清 许多个性或行为特征(如热情、活泼、独立、毅力、责任感、理解力、无私、善良等)应该由男性和女性共同拥有,而不应被视为特定性别。父母在培养孩子时不应该太清楚地区分,而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这是“双性恋教育”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顺其自然 当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时,他们必须顺其自然,避免强迫,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 五、避免走极端 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也应该“慎重”。如果一个男孩学得太多,他会显得“娘娘腔”;如果一个女孩学得太多,她就会变成一个“假小子”——当然,这不是“双性恋教育”的初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8783d3d21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