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怎样教“文包诗” 作者:李苏琴 来源:《语文世界(教师版)》2013年第07期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独创,短文大都编成了一个饶有趣味的小故事,以讲故事的形式,在课文的开头、中间或结尾自然地引出要学习的古诗,并根据古诗的内容和儿童学习的需要,简明生动地介绍与这首古诗紧密相关的背景知识、作者情况以及创作本诗时的具体情境。课文还配有优美的插图,对古诗的重点内容、深远意境进行形象的场景再现,对古诗中个别比较生僻的词语和费解的诗句,也相机做出贴切自然的通俗解说。 《黄鹤楼送别》就是一篇文诗兼美的“文包诗”,它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景中寓情,情中有景,诗歌的意境更悠远,为学生提供的想象的空间更加广阔,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那么,“文包诗”该怎么教呢? 第一,整体感知,把握好“文”与“诗”的关系。在一次校级研讨活动中,我执教的是《黄鹤楼送别》,后申报市学科带头人,其中有个课堂教学展示的环节,抽签抽中的也是这篇课文。但两次执教,有一点令我很费解,觉得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对课堂的把控还不错,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很主动积极。但在熟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之广陵》的基础上,让他们从文中找出四行两句的意思时,只有部分学生画出了课文的第一和第四自然段,交流的内容几乎涉及了课文的每一个小节,课堂陷入了猜谜式的胶着状态。为什么学生不易找准课文与诗句间互通的“桥梁”呢?后来有位教育专家对我说了这样一段话。 他说,“文包诗”,顾名思义,内核是诗,文是对诗歌的解释和补充,诗是对文的提炼和概括。教学时,因由诗到文,最后回到诗,诗歌是全文的落脚点,也是全文的主线。 这段话让我茅塞顿开。在教学“文包诗”这类课文时,诗作是重点,是核心部分。首先应呈现的便是古诗。读通读顺古诗是前提,接下来便是借助“文包诗”中“文”的部分来理解古诗,尤其是对古诗中关键字、词的理解,初步感受古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线索。没有古诗,何来“文”呢?即使是放在眼前的“文”,在学生的眼里,也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 明白了这一点,我重新调整了教学预设。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了解“文包诗”课型的基本特征:这类课文第一是要学习古诗,第二是通过读课文学好这首古诗。在“整体感知”课文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发现“文”“诗”的联系,主动寻找借“文”学“诗”的途径和方法,借助“文”进一步理解古诗。这样处理,降低了学生学习古诗的难度,也极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955f786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