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概论——笔记整理 社会工作的内涵:秉持助人的价值观,运用科学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专业活动。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的专业助人活动。 社会工作的定义: 1.社会工作是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以使其更好地相互适应的活动。(《国家社会服务方案的发展》1960年) 2.社会工作是以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协助个人达到社会与个人的满足与自主的专业服务过程。(弗瑞德 兰德) 3.社会工作是一种艺术和科学,他通过提供助人的服务来增强个人和团体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功能(芬克) 4.社会工作是秉持理他主义价值观,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专业方法,帮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体,解决其生活困境问题,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更好地相互适应的职业活动。(社会工作概论 王思斌) 5.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中国官方部门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 相关概念: 1、社会保障:国家和社会依法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的社会制度。 2、社会福利:狭义指向困难群体提供的带有福利性的社会支持,包括物质和服务支持。 3、社会服务:以劳务为主要形式向有需要、有困哪的社会成员,特别是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提供的改善其处境的活动。 社会工作过程: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双方互为行动主体和客体。 社会工作的要素: 1、社会工作者:服务和帮助的提供者,受过一定的科学训练,掌握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秉持社会工作价值观,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服务的人员。可以指个人或者具体的社会工作机构。 2、受助者:服务对象、工作对象或者案主,遇到困难,自己不能解决并愿意接受社会工作者帮助的人。 3、社会工作价值观:利他主义,尊重受助者的权利和选择,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 4、专业关系:社会工作者基于专业服务的需要同受助者建立的关系,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两个角色之间规范化的互动模式。 5、助人活动:助人和受助的实现过程,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角色、享用的文化、情景、传输手段等多种因素结合而形成的行动体系。在某些场合,表现为干预行动,即社会工作者对某些不合理或负面现象的干预,使这些现象得以向期望的方向转变。 后续内容持续跟新,敬请关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958087859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4f.html